前言:军令如山!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从河北张家口迁址北京的原定计划,献身大西北建设,西迁古城西安,自此开启了扎根西部育人育才的办学征程,这是西电历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重要一步。2018年,学校在西安办学已整整60周年。在这纪念与回望历史的日子,学校决定策划举办“牢记国家使命,古城再显担当”系列活动。为此,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西安办学一甲子”专栏,专访迁址西安之后学校建设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挖掘搜集相关历史资料。通过与他们的对话,追寻学校在西安砥砺奋进的足迹,梳理学校为陕西发展所做的贡献,展现西电人始终服从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欢迎师生校友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联系人:付一枫,联系电话:81891713,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
张新云:牢记使命,奉献人生,选择无悔
■记者 陈圆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转折点?或许,这是一个无解之问。又或许,只有历尽岁月的沧桑再回首往事时,才能依稀辨得清那些重要的时刻。有人说,做选择很难。但当每一个抉择都伴随着“责任”与“奉献”的自觉时,选择似乎就变得“简单”了。
在工作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选择继续深造,在未来纷繁可期的时候选择留守任教……从武汉,到北京,再到张家口,最后扎根西安,外国语学院张新云教授用他的选择,刻画了一代西电人的模样:爱国,敬业,奉献,担当。
“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追求新知圆了我的大学梦。”
记者:请您谈谈您与西电结缘的经历。
张新云:我在入校前已经是一名相当优秀的青年军官了。1951年7月,我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简称“军干校”)在武汉入伍。在军干校,由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学习期间我就荣立了一次三等功。1953年2月,军委总后勤部直属单位首届共青团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很荣幸地被选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1953年4月,我从军干校毕业,被分配到军委总后勤部机关工作。我在工作中很努力,到1956年,我入伍第五个年头时,就被授予了中尉军衔。在首都北京,在军委总部大机关工作生活,应该说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了,在那里我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可以说,那个时候我的个人前途一片光明。
张新云入校时照片
立功证书
记者:在这样理想的地点和单位工作,您又是怎样离开那里到西电学习的呢?
张新云:说起来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自己特别喜爱学习,觉得学习是件十分幸福的事,因此我渴望继续深造。其二,1956年初党和国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对我鼓舞很大,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促使我对继续学习愈加坚定。第三,那时候适逢上级通知要选拔留苏预备人员,这正符合我继续上学的心愿,因此更加让我动心。于是我便积极准备,复习功课,参加了总后勤部的选拔考试,从报考的6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录取的8人之一。
就这样,1956年8月至1957年7月,我在军委总部(包括总参、总后、空军、海军、炮兵、防化学兵等)留苏预备班学习了一年俄语。但是,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派遣我们出国学习的计划搁浅了。这样一来,组织上就给了我们两个选择:回原单位工作,或者报考军内高校。
我还是想继续学习,于是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也就是我校的前身。接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高兴!1957年秋天,我从北京到张家口报到入学,分配在4系(雷达系)581班学习,成为学校的一员——我的大学梦终于圆了!
在总后勤部工作期间听周总理报告的通知
“感念恩师教育,难忘意气风发的学生时代。”
记者:张家口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带给您什么样的经历?
张新云:1957年的这次招生,是学校面向全军各军种招收的首届大学本科部队生,据说有上千人报考,考试很严格,最终只录取了二百多人。分专业时,分到无线系的有100多人,雷达系有88人。这88人当中,除了通过选拔考试从南京雷达学校和大连俄专招收的十几名高中应届毕业生之外,其余的都是来自全军各部队的年轻军官,不少人在通信系统已有几年实际工作经验了,有的还是来自雷达部队的雷达技师。
1957年刚入学后的那个学期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学习之余,我们还参加过张家口修黑石坝水库引水渠的义务劳动。从1958年上学期开始,我们进入本科课程学习。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958年4月,贺龙元帅来校视察,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学员在大操场接受了贺龙元帅的检阅,聆听了他的讲话。实际上,从1957年到1959年的三年期间,除贺龙元帅外,彭德怀元帅曾在1957年夏和1958年秋两次来校视察,叶剑英元帅也曾于1959年春来校视察,这充分说明中央军委领导对我校十分关心和重视。
我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很高,雷达系学制五年,教学时数多达4000多学时,听说高等数学的教学时数比清华大学还多。学校对我们班很重视,配备了实力很强的教师班底,我至今还记得教过我们的老师有胡三立、周敬良、龚义森、胡昌璧、王育文、李光尧、吕海寰、林胜雄、沈铁汉、余雄南、章潜五等。他们都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好老师,我很感激他们。
当然,我们班也没有辜负校领导及老师们的培育和期望,很多同学都在后来的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如我校“百名将星”之一的原解放军理工大学甘仲民教授、原国防信息学院将军赵积梁教授、原中电集团电科院总工陈次兮、原兵器部205所总工李尊民、原陕西省电子工业厅副厅长朱保马、我校理学院获评“主讲教授”的王世儒等,都出自我班。
记者:迁校西安后最初一段时间,又有哪些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新云:1958年,随着学校西迁,我们来到西安,住在现在的北校区53号楼。我们进校时,虽然教学主楼、宿舍、食堂等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但仍有不少收尾工作,如建筑垃圾的清理,马路、大操场绿化等工程都还有待完成。于是我们这些来到新校区的第一批西电人就义不容辞地承担了一些建校任务,如平整大操场、植树,等等。
因为我们是军事院校,学校各方面呈现出来的都是一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景象。特别是上下级关系十分融洽,上自学校政委王赤军将军,下到班主任、指导员,都经常来到学生宿舍和大家见面交谈。
我们这些年轻的军官学员们,由于都是在部队锻炼了几年后圆了大学梦,个个都卯足了一股劲儿,刻苦学习、意气风发,学习生活非常愉快!
“服从命令是我的天职,工作需要是我的使命。”
记者:您的专业是雷达,后来怎么会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张新云:这跟学校迁至西安后最初几年经历的大发展有关。根据相关资料记载,1958年迁校时,全校干部教师为1157人,4个系各年级学员共2076人。1959年招收了新生1934人。到了1960年,招生人数就多达4035人,1961年招了2049人,这时全校在校学生共达8676人,达到3年前在校学生总数的4倍!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严重紧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更是如此。为此,学校和上级部门想了不少办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从校内抽调高年级学员充实教师队伍。我们班从1960年上学期到暑假期间就先后调出10多名同学分别出任数学、电路、电源电机、微波天线等课程教师。全校从高年级学员中抽调出任教师的共有100多人。
1961年上学期,我们班已经进入到4年级的课程学习,电机电源、脉冲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等专业基础课都已经结束,雷达接收设备也已经学了一半,我们都以为不会再从我班抽调学员去任教了。没想到,一纸军令下到了班里——我被抽调担任英语教师!
记者:为什么会抽调您担任英语老师呢?接到这条命令时,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张新云:我被分配到雷达系后,一直非常喜爱这个专业,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当时还担任了班上第二组组长(全班分3个大组,第二组有27名同学)。
我尤其重视外语学习。因为在留苏预备班学过一年俄语,我第一个学期就通过了第一外语要求,免修了,并从1959年上学期开始学习第二外语——英语。我在中学学过英语,有点基础,两个学期之后又通过了二外要求,接着又学了第三门外语——德语。
这时的我,正踌躇满志,憧憬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雷达工程技术人才,为军队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没想到这一纸调令成为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实,作为一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服从命令是我的天职,工作需要就是我的使命。所以,当时我表示坚决服从上级决定。就这样,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心爱的专业,告别了亲爱的同学们,来到刚刚建立的5系(电子物理系),成为一名英语教师。由于学校的英语教师一直十分紧缺,我也就在英语教学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97年退休,经历了37个年头。
前排左三为张新云
“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把课讲好就是做贡献。”
记者:从工科学生到英语教师的身份转变应该给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吧?
张新云:是的,而且这种挑战和艰辛是旁人,包括上级领导、同事乃至亲人,都很难体会得到的。
但我心里也很清楚,组织上抽调我做英语老师,是因为自己还是具备一定优势。那时候,经过几年学习,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电讯专业基础。况且,我还学习了英、俄、德三门外语,年纪轻,身体好,学习能力也强。尽管任务艰巨,我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
刚到5系外语教研组时,组里给了我半年的准备时间。我抓紧利用这段时间,系统学习了英语语法等书籍,以及我们自己选编的专业文选。我既有较好的语音、语法基础,又熟悉专业内容,因此教起来并不太费力。后来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涉及的英语语言知识面变宽了。不过,此时我的知识积累也有了很大提高,还是适应下来了。
记者:还有哪些困难令您印象深刻?您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张新云:我1961年开始教英语。1962年,各系的外语教研组合并成立了全校的外语教研室,1963年起我担任英语教研组组长。从1972年起到1992年的二十年间,我又先后担任了外语教研室主任(1972年-1982年)、外语培训部主任(1978年-1987年)、基础课部副部长(1983年-1985年)和外语系党总支书记(1985年-1992年)等职务。
在承担行政职务的同时,我从未离开过一线教学岗位。在此期间,我先后教过不同时期不同教材的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和外语系英语专业的《英语词汇学》等课程。最早教的是5系1959级本科生英语班,最后教的是1995级研究生英语和外语系1994级《英语词汇学》。由于教学需要,有的学期即使不计兼职补贴的工作量,任课时数还会超教学工作量。
面对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重担,我的态度就是,只要工作需要,就下定决心,迎难而上,发扬“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就学什么”的精神,坚持边教边学,尽可能挤时间多学习,多花时间备课,力保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尽心尽力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
第二排左四为张新云
1985年之后,系里安排我担任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的教学。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语言学、英语史、构词学、语义学、修辞学等等,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就考虑还是用老办法,自己先学,而且学习的面要宽,知识面越广越好。
通过多方努力,我搜集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的正式教材,还有西北大学尚未公开出版的教学资料,我都进行了仔细研读,还尽可能地多看了一些其它参考书籍。
后来系里确定采用复旦大学的《现代英语词汇学》为正式教材,我在备课中便以该教材为主,同时分析比较其它教材,吸取各自的优点,精选例词例句,再加上从自己教学中收集到的相关例词例句,特别是科技、科普方面的词句,努力充实教学内容,把这门课程讲好。这门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无止境”“教学相长”的道理。
记者:您作为学校科技英语专业创建、外语系成立等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了学校外语教学的发展。您认为在这方面,学校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张新云:1962年,全校外语教师集中到教务部成立外语教研室时,各语种教师共60多人,其中英语教师只有14人(4人为本校工科专业调出),这是我校最初的英语教师队伍。
后来,随着学校建设和发展,外语教学经历了第一外语由俄语变为英语、外语(特别是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教学设备和资料逐步积累和丰富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如:从1978年至1986年期间,共举办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班17期,培训校内外预备出国人员600多人;共有21位外籍文教专家和教师来校任教;学校建立了36座语言实验室系统,还在西安地区高校中率先建成了“外语教学无线电广播电台”;学校自力更生培养了12名青年英语教师(其中5人获硕士学位),等等。
由于条件成熟,我校先于西工大、电子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获准开办了科技英语专业。1985年5月,学校决定成立外语系,标志着我校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迈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校的外语教师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帮助一些单位翻译外文资料,如为红旗机械厂翻译飞机发动机英文资料,为华山机械厂翻译德文资料等。
同时,我们还派出教师在校外办培训班,如去骊山微电子所办英语培训班,去华山机械厂办德语培训班等,还去过苏州、桂林、广州等地办班。特别是1985年,秦荻辉老师在西安、宝鸡电视台录制并播出的《科技英语教学》录像”,吸引了数千学生收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排左五为张新云
“西电人爱国敬业、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要传承下去。”
记者:在西电学习生活的60多年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新云:60多年过去了,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我首先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也要感谢学校领导让我走上大学讲台,并且一直信任我,让我在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中锻炼成长。
同时,我也感到欣慰,因为我也用自己的努力对母校进行了回报。我走上的是学校教学急需的岗位,而且一直到我退休时这一岗位依然紧缺教师,这说明我的工作有意义,有价值,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再说,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我校英语教学发展,以及许多其它方面工作的起步和进展,经历了许多让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的事。比如,1977年12月,我受聘参加恢复高考后的首次阅卷工作;1979年5月,我参与建立“陕西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会”的工作,并担任首届常务理事等等。
归根到底一句话,我们这一代西电人就是这样:敬业,奉献,认定了“工作需要就是使命”,并为之全力奋斗。我为能够成为这样一名西电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第二排左三为张新云
记者:在学校迁址西安办学60年的今天,您觉得有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大力宣传并加以弘扬?
张新云: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大力宣传西电人爱国奉献的精神,弘扬西电的光荣革命传统。许多老前辈为革命奉献了一生,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建国后到现在,一代又一代西电人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为了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分配,兢兢业业工作,这同样体现了一种爱国奉献精神。这样的精神也是学校今后各方面工作需要大力提倡的。
西电人还有一种可贵的精神,就是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我校很多新专业都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建设起来的,建议多加介绍和宣传。在学校今后的建设中还需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我校在张家口的办学历史是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内,1952年5月,学校正式升格为军内一所重要的工科大学。这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十分重视的一所大学,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为学校题了词,彭德怀元帅等多次到校视察。此外,学校在1959年列入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这段光荣历史我们一定要借此机会大力宣传,让更多人知道。
我退休后担任过多年离退休党委委员,去年又选为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学校领导对离退休工作和离退休老同志一直是很重视很关心的。老同志们也为学校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深受鼓舞,认为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得很好,盼望全校上下齐心合力为早日实现建成“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今年纪念我校在西安办学60周年,我有一个具体的建议,就是能否把张家口时期过来的老同志们集合起来开个会,共同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学校领导和大家见见面,在一起合个影,留下一次珍贵的纪念。
人物简介:
张新云,男,1935年11月生,湖南醴陵人。1951年7月参加军干校入伍,1956年7月入党。在留苏预备班学习俄语一年。1961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雷达工程专业。1961年至1997年任本校英语教师,1963年起任英语教研组组长,1972年2月至1992年3月历任外语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部长、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主任和外语系党总支书记,教授。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十余部,全国统编教材英语(电类)审稿人之一。获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曾任校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会首届常务理事。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