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在西电】宫懿伦:要做“斜杠青年”
时间:2024-03-25 09:38:41来源:新闻中心点击:

■学生记者 樊天惠

宫懿伦,中共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本科阶段成绩优异,荣获国家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两次被评为“优秀学生标兵”;担任班长,院学生会主席,曾参与举办多项大型活动,荣获“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曾担任思享会社团负责人,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团团长,目前已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一辆蓝色的共享单车驶过学校竹园路,停在了竹园一号宿舍楼前。男生锁好单车,匆匆踏上台阶,他将刚收集好的班级学生材料放在宿舍楼大厅,“你们好,我是宫懿伦。”

恪慎求真,兴趣为师指引航向

专业排名从一开始的班级中段到保持前三,并以高绩点3.9/4.0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宫懿伦对于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有着独特的体会。

2020年,宫懿伦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录取为本科新生,虽怀揣对于人文学科的热情与期待,但面对学院大类培养模式,他也曾陷入迷茫。大一期间需要同时学习哲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考试周面对堆积如山的大量复习内容无从下手,常常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让他十分焦虑。痛定思痛,他决定将功夫用到平时,上课全神贯注地学习课程内容,课下也勤于练习不敢懈怠,靠着这种稳扎稳打的学习方法,他在掌握、运用多学科知识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也在课程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他说:“大类培养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也让我有了试错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哲学思想有了更为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也坚定了学习哲学的想法。”宫懿伦被哲学家们的睿智思想吸引,与先贤的呼唤仿佛也有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宫懿伦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二,荣获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并两次被评为优秀学生标兵。通往目标的道路上,用汗水浇灌的树丛绽放出花朵,那是对他脚踏实地、向上生长的记录,也是一种肯定和嘉奖。

回忆起这些荣誉,他谦虚地说:“除了成绩以外,本科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加明晰了自身优势所在和发展方向,通过点滴积累取得扎实进步,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奋楫笃行,青春担当彰显信仰

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影响,自大一入学后,宫懿伦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他也通过参加学生组织、担任班干部等方式来贯彻服务意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曾担任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团团长,人文学院思享会社团负责人、班长。

热心学生工作,宫懿伦曾参加“终南杯诗词大赛”的筹办工作,作为场务经手道具整理、题目编写等;在西电建校90周年校庆《心港》MV的拍摄现场,他组织学生进行道具筹备等工作;“百名党员同唱一首歌”活动中,他也出色完成老师分派的后勤任务。回忆起曾经参加的各种校内大中型活动,他说这些经历是无比宝贵的锻炼机会,“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是必须的,但是从每一次经历中获得成长,更是难得的”。

参与人文学院承办的“校庆90周年原创mv《心港》”(左二)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他积极投身宣传工作,通过采访人物并产出稿件作品来传播西电人的先进事迹和红色精神。依托学校融媒体中心平台,他的文章《丹心书大义,赤诚报中华》在2021年“陕西高校新闻奖”评选中获得通讯类一等奖、文章《做有情怀的价值引领者——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建伟教授》在综合性学术期刊《陕西教育》上发表。

图片 4.png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目前宫懿伦已是一名中共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谦虚为人、乐于助人,将党章中的谆谆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明德奉献,象牙塔外别有天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科阶段,宫懿伦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学生竞赛,希望能以实践检验认识,也通过实践丰富认知。

有感于基础教育阶段家庭与学校在责任划分上的矛盾,他以主持人的身份申请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项目成员的生源地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家长和教师两个群体在家校责任划分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形成的根源因素。随着分析的深入和调研报告的形成,项目成员对于“脚踩泥土出真知”的研究课题形成了更加深入的认知,这样的研究尝试让他对于科研的意义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之后,宫懿伦又参加了人文学院的科研项目“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公众对于哲学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普及哲学的本质与意义为宗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两种途径对现代社会中哲学的普及程度进行调研,有效问卷收集和分析数量达到5000余份,深入的现状分析让他在哲学学科的细分领域与中国实际情况之间建构起由自身认知搭建的桥梁。“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而哲学的学习与研究能让我们掌握批判性思维方式,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宫懿伦介绍,“在现状研究中,我发现大部分的人对于哲学是无意识的,总觉得哲学太远,那应该怎么样去更好地科普哲学、帮助大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呢,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停滞于思考,宫懿伦参加了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基于疫情防控的无人车创新应用与研究》,基于科技伦理与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现有技术水平,进一步探讨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获得了陕西省银奖。

宫懿伦热心志愿,在疫情时期曾作为餐厅秩序疏导员帮助协调疫情时期供餐秩序;寒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报名参加家乡助老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老年群体带去微小的温暖和慰藉。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和爱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能有幸参与的时候,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图片 5.png

对科研执着,对实践尽心,目前大四在读的宫懿伦已经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并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学习和科研攻关。未来的路在行则将至的坚定信念中慢慢铺展开来,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可以确定的是,其间将有他奋斗不息的影子。

上一条:【学在西电】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微光成炬 大爱无疆 在“志愿活动”中擦亮信仰底色
下一条:【学在西电】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应邀为学校学工干部作专题报告

【学在西电】宫懿伦:要做“斜杠青年”
发布时间:2024-03-25 09:38:41来源:新闻中心点击:我要评论:

■学生记者 樊天惠

宫懿伦,中共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本科阶段成绩优异,荣获国家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两次被评为“优秀学生标兵”;担任班长,院学生会主席,曾参与举办多项大型活动,荣获“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曾担任思享会社团负责人,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团团长,目前已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一辆蓝色的共享单车驶过学校竹园路,停在了竹园一号宿舍楼前。男生锁好单车,匆匆踏上台阶,他将刚收集好的班级学生材料放在宿舍楼大厅,“你们好,我是宫懿伦。”

恪慎求真,兴趣为师指引航向

专业排名从一开始的班级中段到保持前三,并以高绩点3.9/4.0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宫懿伦对于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有着独特的体会。

2020年,宫懿伦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录取为本科新生,虽怀揣对于人文学科的热情与期待,但面对学院大类培养模式,他也曾陷入迷茫。大一期间需要同时学习哲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考试周面对堆积如山的大量复习内容无从下手,常常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让他十分焦虑。痛定思痛,他决定将功夫用到平时,上课全神贯注地学习课程内容,课下也勤于练习不敢懈怠,靠着这种稳扎稳打的学习方法,他在掌握、运用多学科知识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也在课程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他说:“大类培养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也让我有了试错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哲学思想有了更为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也坚定了学习哲学的想法。”宫懿伦被哲学家们的睿智思想吸引,与先贤的呼唤仿佛也有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宫懿伦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二,荣获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并两次被评为优秀学生标兵。通往目标的道路上,用汗水浇灌的树丛绽放出花朵,那是对他脚踏实地、向上生长的记录,也是一种肯定和嘉奖。

回忆起这些荣誉,他谦虚地说:“除了成绩以外,本科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加明晰了自身优势所在和发展方向,通过点滴积累取得扎实进步,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奋楫笃行,青春担当彰显信仰

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影响,自大一入学后,宫懿伦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他也通过参加学生组织、担任班干部等方式来贯彻服务意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曾担任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团团长,人文学院思享会社团负责人、班长。

热心学生工作,宫懿伦曾参加“终南杯诗词大赛”的筹办工作,作为场务经手道具整理、题目编写等;在西电建校90周年校庆《心港》MV的拍摄现场,他组织学生进行道具筹备等工作;“百名党员同唱一首歌”活动中,他也出色完成老师分派的后勤任务。回忆起曾经参加的各种校内大中型活动,他说这些经历是无比宝贵的锻炼机会,“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是必须的,但是从每一次经历中获得成长,更是难得的”。

参与人文学院承办的“校庆90周年原创mv《心港》”(左二)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他积极投身宣传工作,通过采访人物并产出稿件作品来传播西电人的先进事迹和红色精神。依托学校融媒体中心平台,他的文章《丹心书大义,赤诚报中华》在2021年“陕西高校新闻奖”评选中获得通讯类一等奖、文章《做有情怀的价值引领者——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建伟教授》在综合性学术期刊《陕西教育》上发表。

图片 4.png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目前宫懿伦已是一名中共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谦虚为人、乐于助人,将党章中的谆谆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明德奉献,象牙塔外别有天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科阶段,宫懿伦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学生竞赛,希望能以实践检验认识,也通过实践丰富认知。

有感于基础教育阶段家庭与学校在责任划分上的矛盾,他以主持人的身份申请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项目成员的生源地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家长和教师两个群体在家校责任划分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形成的根源因素。随着分析的深入和调研报告的形成,项目成员对于“脚踩泥土出真知”的研究课题形成了更加深入的认知,这样的研究尝试让他对于科研的意义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之后,宫懿伦又参加了人文学院的科研项目“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公众对于哲学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普及哲学的本质与意义为宗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两种途径对现代社会中哲学的普及程度进行调研,有效问卷收集和分析数量达到5000余份,深入的现状分析让他在哲学学科的细分领域与中国实际情况之间建构起由自身认知搭建的桥梁。“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而哲学的学习与研究能让我们掌握批判性思维方式,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宫懿伦介绍,“在现状研究中,我发现大部分的人对于哲学是无意识的,总觉得哲学太远,那应该怎么样去更好地科普哲学、帮助大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呢,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停滞于思考,宫懿伦参加了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基于疫情防控的无人车创新应用与研究》,基于科技伦理与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现有技术水平,进一步探讨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获得了陕西省银奖。

宫懿伦热心志愿,在疫情时期曾作为餐厅秩序疏导员帮助协调疫情时期供餐秩序;寒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报名参加家乡助老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老年群体带去微小的温暖和慰藉。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和爱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能有幸参与的时候,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图片 5.png

对科研执着,对实践尽心,目前大四在读的宫懿伦已经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并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学习和科研攻关。未来的路在行则将至的坚定信念中慢慢铺展开来,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可以确定的是,其间将有他奋斗不息的影子。

责任编辑:冯毓璇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