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军令如山!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从河北张家口迁址北京的原定计划,献身大西北建设,西迁古城西安,自此开启了扎根西部育人育才的办学征程,这是西电历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重要一步。2018年,学校在西安办学已整整60周年。在这纪念与回望历史的日子,学校决定策划举办“牢记国家使命,古城再显担当”系列活动。为此,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西安办学一甲子”专栏,专访迁址西安之后学校建设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挖掘搜集相关历史资料。通过与他们的对话,追寻学校在西安砥砺奋进的足迹,梳理学校为陕西发展所做的贡献,展现西电人始终服从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欢迎师生校友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联系人:付一枫,联系电话:81891713,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
█记者 王格
1959年8月23日,马玉祥从吉林省辽源市来到了陕西省西安市,正式开始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五年半的学生生涯。看着雄伟庄严的主楼,他内心在想:“宣传册上印的果然是真的。”
从踏入校门至今,马玉祥已在西电学习工作生活了近60年。尽管有过工作的调整、职务的变动,他却一直服从学校的安排,只想着到需要他的地方做点事。
志存高远,却也是“颜控”
记 者:请问您当时为何想到要报考西电?
马玉祥:1958年的时候我其实是已批准参军的,因为国家政策调整,取消了从高中招兵,所以我就只能回校参加高考。我特别喜欢数学,最初想要报的是清华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咱们学校的徐江贤上尉来我们中学做招生宣传,选了包括我在内的7名政治合格的学生到校长办公室。当时徐江贤上尉拿了学校的宣传图册给我们看,有一张很大的主楼和西大楼连成一体的图片,看起来特别雄伟壮观。又得知这是一所军校,能圆了我想当兵的梦,去了还能学我特别感兴趣的导弹控制专业,我就把第一志愿从清华改成了咱们学校。
马玉祥学员时期照片
记 者:来到西电之后,您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马玉祥:能来西电学习是很自豪的。当时我们中学7个人报名,最终只来了3个。因为学校对考生的要求很严,不仅要政治合格,还要成绩过线,并且符合绝密条件,毕竟我们报考的控制工程系,就是我们常说的3系,属于绝密专业。
来到学校之后觉得这个学校哪儿哪儿都好,没有缺点。我们3个都是矿工子弟,家境比较贫寒,来了之后,学校什么东西都给发,从军装、被褥到袜子、鞋垫,每个月还发5块钱的军贴费。我们就觉得既能学知识,还不增加家里的负担,都很高兴。
刚进校的时候基本没安排什么课程,在入伍教育之后就开始军事训练,完全是军事化的管理,我们需要出操、站岗、打靶、军训、小分队演习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参加一些建校劳动。当时西电刚从张家口迁到西安才一年,校园里的操场还坑坑洼洼,树也很少。我们就利用训练之余,平整操场、栽杨树,挖鱼塘、到904厂工地劳动等。
风华正茂,恰同学年少
记 者:作为绝密专业的学生,您在学校的学习与其他专业的同学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老师?
马玉祥:控制工程系是1959年8月份才开始招生,我们是第一批招进来的学生,当时我在591班,是地对地弹道式导弹控制系统专业,属于绝密专业。我们在上课之前都要去保密室领保密包,带着保密包上课,下课之后再交还,教材、资料,包括自己上课记的笔记都不允许带回宿舍,这可能是跟其他专业不太一样的地方。
当年学校的师资还是比较缺,我们专业很多老师都是到哈军工进修之后回来再教授专业课的,我们开玩笑说他们是“留哈”的老师,只有少部分是从其他大学调任过来的、科班出身的老师。
3系一专业课程表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个老师叫周光耀,没给我们带过课,但我特别崇拜他。学生的入学教育就是由他来讲,主要讲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教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讲着讲着就会冒出英语来。他是在美国留过学的,拿到了电子学和微波学的两个博士学位,是我们系唯一的一位教授。有一次我路过他给3系601班上高等数学课的教室,就溜进去听他讲偏微分方程,还很认真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做笔记。他讲课旁征博引,思路清晰,知识存储量非常大,让我特别敬佩。
记 者:除了上课和训练,您的课余生活如何度过?有什么让您记忆犹新的故事?
马玉祥: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有手机有电脑,课余时间我们喜欢去当时主楼5楼的资料室翻阅美国PD报告、苏联的一些导弹制导资料。大学的时候有两件事情让我特别记忆犹新。
1959年刚入学的第一个春节,我们都是不允许回家的,但又因为是过节,学校就组织了一个文艺汇演。我们班参照苏联的《红肩章》小说排了一个雕塑剧,那个小说描述了苏联列宁格勒红旗通信学院学生的军校学习生活,我们就按照它那个思路,编了我们自己的雕塑剧,分好几个章节,展现我们在西电上课、训练、劳动、生活的场景。我们还创作了一首长诗作为旁白,我和班上张致敷同学在后台负责朗诵,台上的同学就根据场景摆出固定的姿势,像雕塑一样。这个节目得到了当时学校政委王赤军少将和院长黎东汉少将的肯定,给我们评了特等奖,并且规定以后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演一遍,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1961年的暑假,我们系的陈怀琛教员组织一批俄语好的学生翻译苏联专家从学校撤走时留下来的资料。我家所在的西安煤矿是苏联援建项目,矿上用的器械都是苏联运过来的,当时就有苏联专家来矿上指导,他们的太太就辅导我们俄语,所以我的俄语底子是比较好的。而且1960年的时候,学校组织过全校的俄语考试,合格的学生就可以免修俄语,去学英语,并且能在毕业时直接拿到满分5分的俄语成绩,我们班只有3个人考试过关(林彬彬、戴世荣和我)。通过那个考试,陈怀琛教员知道我俄语好,就叫我去翻译,我翻译的大部分是测控雷达的内容。后来我们系14教研室的张汶主任就根据我们翻译的资料,编写了《测控雷达系统》这本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3591班毕业合影
服从命令,芳华献给祖国
记 者:请问您是毕业之后就留在了学校工作吗?您的其他同学呢?
马玉祥:对,我是1965年2月份毕业就留在了西电。入学的时候我们班是120个人,中间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毕业时是100人。当年我们班跟我一起留校的还有7个人。我们毕业的时候是统一分配,整个3系的毕业生集合在一起,传达国防部下发的分配文件,文件开头直接就是“命令”,那时候就是祖国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班55个同学被分到了航天系统,当时叫第五军事科学研究院,10个同学当国防厂的各军兵种军代表,12个同学被分到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20基地),还有2个同学分到了葫芦岛的海军军事基地(23基地),其余同学分配到空军第六研究院、海军第七研究院和炮兵研究院等。我们那会儿都怀抱着“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雄心壮志,就想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一些事情,很多同学就在分去的地方干了一辈子。
1966年春节,毕业留校的8位同学送指导员离校(二排左一为马玉祥)
记 者:您留校之后就一直在3系任教吗?期间有没有什么工作的调整?
马玉祥:刚留校的时候我们是要下连队的,所以1965年我就去了青海8018部队,下连当兵一年。从部队回来之后,13教研室给我安排的第一门课就是讲《晶体管电路》。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计算机都是电子管的,到1966年才有了晶体管的。我从一个学控制系统的学生到讲计算机的老师,到后来还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中间缺的知识都是需要自学的。
1965年3月,马玉祥下连队当兵
我并不是一直都在学校教书、做科研,留校之后有好多年我都是在外地工作。
1970年的时候,我们系要派一些人到上海去做科研,我被派到上海沪东造船厂研发051舰上配套的稳定平台,当时我们3系派了7个人,我负责带队,作一些对外联系工作,王厚生教员负责技术。我们研发的稳定平台叫“球50稳定平台”,是很大的直径为3米的一个球状的、8.5吨重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放的是对海主炮343雷达的接收、发射系统,还有3米测距仪和望远镜,如果平台晃动就会对信号产生影响。我们的任务就是,不管船怎么摇摆(横摇和纵摇),要保证这个平台跟笛卡尔坐标系,就是大地物理坐标系保持一致,这属于大功率的自动控制系统。到1973年底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的其他几个人都撤走了,但因为我是带队的,就留下来了,到海上试验、出图纸、出产品,一直坚持到1975年才回到学校。我在那儿的时候还给沪东造船厂职工大学讲课,讲授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线路等课程。
1983年5月,学校科研处请3系推荐一名教师临时去珠海工作,因为我是既懂点控制又懂点计算机,所以科研处就选择了我到咱们学校参股的珠海石景山电子公司做技术负责工作(相当于总工程师)。我在公司负责对从美国、香港等购买的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技术把关,董事会赋予我“一票否决权”,如果没有我的签字,公司购买任何设备都不能付款。
我在珠海一直干到1986年才回到学校。因为有在公司的工作经历,1987年陕西省教委组织陕西高校成立一个科技开发集团的时候,就把我任命为科技开发集团副总经理。我们主要是受教委的委托,去西安、延安、榆林、宝鸡、汉中、安康等地考察各种厂矿企业,然后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下一步的科技开发、厂矿企业建设或者整改意见供陕西省政府决策。
记 者:今年是学校西安办学60周年,策划组织了“牢记国家使命,古城再显担当”主题活动,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活动策划?
马玉祥: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班在毕业50周年的时候做过一本纪念册,很多资料找起来很困难,但那些东西其实特别珍贵,不仅是我们的一个回忆,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见证。所以希望能够以咱们这个纪念活动为契机,搜集、整理、保存更多的珍贵史料。
人物简介:
马玉祥,男,1940年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原西安县)。1959年8月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在控制工程系地对地弹道导弹控制系统专业学习五年半,于1965年2月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实现了终生是“军电人”的理想。在从事教学和科研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五项;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编著出版《程序设计》《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著作5部;负责过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工作,被评为学校首届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过校园网建设专家组组长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