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媒体西电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精测之“芯”大学生科创团队:做现代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时间:2024-08-08 11:20:47来源:中国青年报点击:

“我们要做现代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助力高速模数转换器(ADC)技术的蓬勃发展,聚焦并尝试解决行业中的关键问题。他们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机电工程学院刘雯雯、张硕岩、王海宇领衔的一支“高精度”大学生科创团队——精测之“芯”。

在通信、雷达、测量仪器等国家科技重点领域中,高速ADC的精度至关重要,对国家科技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我们团队专注的测量仪器领域,ADC性能的不足导致当前国产高端仪器性能与进口差距巨大,无法满足高标准雷达对高速、瞬态信号的测试需求,这直接影响着雷达的相关制造。”谈及项目开展的初衷,精测之“芯”技术负责人张硕岩这样说。

2022年,团队负责人刘雯雯开始在实验室召集人手,尝试把想法落到实处。当团队初具雏形,刘雯雯组织大家去测量仪器相关企业调研,结果却让人沮丧,“我国生产的ADC芯片关键指标,还不到进口的50%。”

“难!”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但年轻的团队不怕困难。研究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与专家、学者积极交流,不断尝试开拓思路、解决问题。

在搭建实验系统的过程中,团队很长时间找不到符合功能需求的器材,导致实验一度停滞不前。直到一次学术会议中,他们发现一名研究生的实验系统正好使用了团队需要的器件。尽管研究领域不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反复交流沟通后,团队终于解决关键器件这块“拦路石”。

无数个日夜,啃原理、想方法、做实验……在历经数次迭代后,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ADC线性化校准与抖动补偿应用软件。

在指导教师陈晓龙的帮助下,团队得以前往电子测量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测试。“公司和实验室不一样,需要考虑环境、产品、适用性等更多因素。”接连几个月的“枯燥”联调,团队技术负责人张硕岩、王海宇却越来越兴奋:“每次联调,我们都能从中发现可以改进的点,相信能做得更好。”

为加快项目落地,团队首先想到了陕西本土的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通过学校团委牵线,团队得以参加相关路演活动,观摩学习优秀项目。这样的机会,使项目受到了秦创原孵化基地的青睐,并在基地对接下很快推进落地。

最终,团队研发的ADC线性化校准与抖动补偿应用软件在权威企业的产品中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产品相关性能指标,全面超越国际同类尖端产品。产品还应用到太赫兹无损检测仪、扫描探针显微镜中,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示范应用。

目前,精测之“芯”团队已发表多篇SCI高质量论文,授权多项发明专利,与中电科思仪、普源精电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回顾研究过程,团队的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市场调研、痛点分析、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合作完成。正因为团队汇集了来自仪器、金融、工商管理、自动化、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成员,大家各展所长、交流提升,才能不断开拓思维,确保了项目在每个阶段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实现。

“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是毛泽东当年给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院刊的题词。如今,这句话已扎根于团队每名成员的心中。“未来,团队会继续致力于解决相关行业中的关键问题,为开启中国ADC‘芯’时代贡献青春力量。”团队成员表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微信截图_20240808112118.png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8月07日03版

上一条:李小平:学子引路人 科研开拓者
下一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周金柱:教学科研 要顶天立地

精测之“芯”大学生科创团队:做现代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发布时间:2024-08-08 11:20:47来源:中国青年报点击:我要评论:

“我们要做现代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助力高速模数转换器(ADC)技术的蓬勃发展,聚焦并尝试解决行业中的关键问题。他们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机电工程学院刘雯雯、张硕岩、王海宇领衔的一支“高精度”大学生科创团队——精测之“芯”。

在通信、雷达、测量仪器等国家科技重点领域中,高速ADC的精度至关重要,对国家科技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我们团队专注的测量仪器领域,ADC性能的不足导致当前国产高端仪器性能与进口差距巨大,无法满足高标准雷达对高速、瞬态信号的测试需求,这直接影响着雷达的相关制造。”谈及项目开展的初衷,精测之“芯”技术负责人张硕岩这样说。

2022年,团队负责人刘雯雯开始在实验室召集人手,尝试把想法落到实处。当团队初具雏形,刘雯雯组织大家去测量仪器相关企业调研,结果却让人沮丧,“我国生产的ADC芯片关键指标,还不到进口的50%。”

“难!”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但年轻的团队不怕困难。研究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与专家、学者积极交流,不断尝试开拓思路、解决问题。

在搭建实验系统的过程中,团队很长时间找不到符合功能需求的器材,导致实验一度停滞不前。直到一次学术会议中,他们发现一名研究生的实验系统正好使用了团队需要的器件。尽管研究领域不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反复交流沟通后,团队终于解决关键器件这块“拦路石”。

无数个日夜,啃原理、想方法、做实验……在历经数次迭代后,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ADC线性化校准与抖动补偿应用软件。

在指导教师陈晓龙的帮助下,团队得以前往电子测量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测试。“公司和实验室不一样,需要考虑环境、产品、适用性等更多因素。”接连几个月的“枯燥”联调,团队技术负责人张硕岩、王海宇却越来越兴奋:“每次联调,我们都能从中发现可以改进的点,相信能做得更好。”

为加快项目落地,团队首先想到了陕西本土的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通过学校团委牵线,团队得以参加相关路演活动,观摩学习优秀项目。这样的机会,使项目受到了秦创原孵化基地的青睐,并在基地对接下很快推进落地。

最终,团队研发的ADC线性化校准与抖动补偿应用软件在权威企业的产品中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产品相关性能指标,全面超越国际同类尖端产品。产品还应用到太赫兹无损检测仪、扫描探针显微镜中,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示范应用。

目前,精测之“芯”团队已发表多篇SCI高质量论文,授权多项发明专利,与中电科思仪、普源精电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回顾研究过程,团队的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市场调研、痛点分析、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合作完成。正因为团队汇集了来自仪器、金融、工商管理、自动化、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成员,大家各展所长、交流提升,才能不断开拓思维,确保了项目在每个阶段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实现。

“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是毛泽东当年给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院刊的题词。如今,这句话已扎根于团队每名成员的心中。“未来,团队会继续致力于解决相关行业中的关键问题,为开启中国ADC‘芯’时代贡献青春力量。”团队成员表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微信截图_20240808112118.png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8月07日03版

责任编辑:冯毓璇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