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陕西日报】搜救现场的陕西科技力量
时间:2025-02-27 08:48:19来源:陕西日报点击:

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灾区现场,程鹏飞(左一)帮助救援队伍寻找受灾群众(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郭诗梦

“能挽救更多群众的生命,就是我们科研的意义所在!”2月2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程鹏飞说。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得知消息后,正在做实验的程鹏飞放下手中的工作,与学院教师何晓川、2024级硕士研究生廖佳新组建先锋队,携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奔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

“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可通过探测压埋缝隙中被困者代谢产生的痕量气体,帮助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中快速锁定生命体目标。因此,我们的装备也被称为搜救现场的‘电子嗅觉搜救犬’。”廖佳新介绍,“相较传统的生命探测装备,我们的装备能利用气体可穿透钢筋混凝土、砂石等障碍物阻隔的特性,捕捉埋压在废墟下的生命体信息,还能通过气体信息精准区分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提升救援效率。”

在搜救现场,程鹏飞团队通过该装备在废墟内部标注了5处高价值疑似区域,为救援队伍提供技术支持。在标注过程中,程鹏飞不慎从巨石上跌落,造成腿部多处软组织重度挫伤。住院留观期间,程鹏飞仍心系灾区,通过电话与网络继续指导现场的救援工作。“最终,我们利用装备在搜救现场找到了8名群众。”程鹏飞说。

其实,这并不是程鹏飞利用科研装备第一次参与救援。2023年底,甘肃积石山地震灾情发生后,程鹏飞团队第一时间携带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赶到一线,经过5天的探测,帮助救援官兵标注了12处疑似区域。

“那次救援让我们看到了装备的短板。回来后,我们对装备进行了优化:提升了器件微纳加工和集成工艺,使装备更便于携带和操作;加强了装备的算法算力,能更快速、准确地计算。”何晓川告诉记者,“自甘肃回来后,我们又开展了近一年的技术攻关,将装备的气敏传感器覆盖气体增加了5个种类、将被压埋活体探测准确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将检测响应时间缩短了50%。这次在四川开展救援,明显更加精准高效了!”

“这次救援行动对我的触动很大。所有救援人员都在竭尽全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程鹏飞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很欣慰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在搜救现场发挥作用。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救援装备的性能和效能,让其在灾区救援等紧急情况下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条:聚焦丨习近平: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
下一条:【创新西电】郑元世教授团队在多智能体网络化系统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上取得新进展

【陕西日报】搜救现场的陕西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2025-02-27 08:48:19来源:陕西日报点击:我要评论:

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灾区现场,程鹏飞(左一)帮助救援队伍寻找受灾群众(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郭诗梦

“能挽救更多群众的生命,就是我们科研的意义所在!”2月2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程鹏飞说。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得知消息后,正在做实验的程鹏飞放下手中的工作,与学院教师何晓川、2024级硕士研究生廖佳新组建先锋队,携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奔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

“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可通过探测压埋缝隙中被困者代谢产生的痕量气体,帮助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中快速锁定生命体目标。因此,我们的装备也被称为搜救现场的‘电子嗅觉搜救犬’。”廖佳新介绍,“相较传统的生命探测装备,我们的装备能利用气体可穿透钢筋混凝土、砂石等障碍物阻隔的特性,捕捉埋压在废墟下的生命体信息,还能通过气体信息精准区分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提升救援效率。”

在搜救现场,程鹏飞团队通过该装备在废墟内部标注了5处高价值疑似区域,为救援队伍提供技术支持。在标注过程中,程鹏飞不慎从巨石上跌落,造成腿部多处软组织重度挫伤。住院留观期间,程鹏飞仍心系灾区,通过电话与网络继续指导现场的救援工作。“最终,我们利用装备在搜救现场找到了8名群众。”程鹏飞说。

其实,这并不是程鹏飞利用科研装备第一次参与救援。2023年底,甘肃积石山地震灾情发生后,程鹏飞团队第一时间携带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赶到一线,经过5天的探测,帮助救援官兵标注了12处疑似区域。

“那次救援让我们看到了装备的短板。回来后,我们对装备进行了优化:提升了器件微纳加工和集成工艺,使装备更便于携带和操作;加强了装备的算法算力,能更快速、准确地计算。”何晓川告诉记者,“自甘肃回来后,我们又开展了近一年的技术攻关,将装备的气敏传感器覆盖气体增加了5个种类、将被压埋活体探测准确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将检测响应时间缩短了50%。这次在四川开展救援,明显更加精准高效了!”

“这次救援行动对我的触动很大。所有救援人员都在竭尽全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程鹏飞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很欣慰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在搜救现场发挥作用。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救援装备的性能和效能,让其在灾区救援等紧急情况下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史倩云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