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春潮 摄影 侯坤晨)为紧密衔接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紧扣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提升,面向百年西电推动构建现代化实验教学体系,自2024年7月起,学校部署开展本科教学实验条件改善和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在前期有关工作基础上,2025年1月2日上午,学校在南校区会议中心召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规划方案论证评审会。校长张新亮、副校长王泉参加会议,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负责同志和校内外有关专家担任评委。实验室与设备处负责同志主持评审会。
学校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同志,围绕实验课程设置、实验室运行管理、存量仪器设备资源现状、规划总体思路与具体举措、仪器设备需求及预期成效等方面逐一汇报,并接受质询。
王泉对各中心、各有关学院在本科教学实验条件改善和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的付出表示肯定。他表示,各中心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在系统能力培养以及与相关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度上下功夫,合理运用仿真和虚拟仿真技术,精准识别、精准补齐人才培养能力差。本科生院、实验室与设备处要做好资源统筹与配置优化,借鉴公共实验课程改革工作机制,协同各中心、各有关学院和职能部门,推动实现同一类实验在同一个中心开设的既定目标。
张新亮充分肯定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近年来,通过场地空间、仪器设备、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学校实验体系建设做得实、有特色、成效好,但在实验设置、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整体统筹规划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结合各中心汇报与质询应询情况,张新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实验体系建设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要注重协同共建。从学校长远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实验中心、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需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二是要适应新技术发展需求。积极适应并强化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动与企业需求进行对接,探索创新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实践平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三是要提升实验层级。要进一步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提高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实验比重,提升实验的创新性和挑战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四是要对应核心课程。实验体系建设需紧密围绕培养方案展开,特别是在实验项目设置上,要精准匹配核心课程,确保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五是要加大开放共享。实验中心要探索以俱乐部模式为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张新亮强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理顺关系、明确定位、找准目标,站在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抢抓当前政策机遇的高度,统筹资源、整合力量,打造硬平台,提高显示度,以实验体系高质量建设和实验中心高水平发展,助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地见效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高。
下一步,学校将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增量资源撬动存量资源总体思路,把规划方案编制情况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资源投入安排紧密结合,以守正创新的思维优化实验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存量资源的使用效能、扩大增量资源的溢出效应。同时,协同各方力量、统筹各方资源,推动规划方案精准高效落实,助力学校教学实验条件真正面貌一新、格局一新,更加有力服务保障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高。
有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