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在西电】西电学子在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时间:2023-11-13 17:32:15来源:人工智能学院点击: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小娟近日,“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大赛以“AI赋能,改变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69所院校1788支队伍、近8000名研究生参赛。大赛历经五个月,共有122支队伍500余名研究生进入全国总决赛。

西电2支参赛队伍在决赛中脱颖而出,人工智能学院参赛项目“远望智巡—工业园区智能化安防时代的先驱者”获全国一等奖,杭州研究院参赛项目“3D医疗影像智能解析诊断平台”获全国二等奖。人工智能学院侯彪教授、朱虎明副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据悉,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2023年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大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硏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

本次比赛以来,人工智能学院在研究生工作部的支持下,承办学校组织参赛工作,经过校内动员、学校初赛和专家指导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比赛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研究生参赛提供良好的平台,学院将进一步为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提供支持和保障。

获奖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远望智巡—工业园区智能化安防时代的先驱者

指导教师(人工智能学院):侯彪、朱虎明

参赛队员(人工智能学院):李哲瀚、张景森、黄锐、陈岩松

本作品为一套智能化的工业园区安防系统。整个项目可以分为四大子系统:多传感数据监测融合系统、空地协同集群巡检、异常检测与小目标检测算法、后端云协同系统。无人车集群、无人机集群和多种传感器等智能感知设备与定位技术对园区内的人、物、环境等全要素多源异构信息进行实时感知和监控。基于无人机测绘的3D场景建模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建模,并且能全面反应出道路、墙壁、楼顶、门窗等多方位信息,快速获取道路堵塞、墙壁裂缝、楼顶破损等危险信息,并且借助于无人机便捷的特性,可以实现静态模型一小时一更新。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获得多类型、多模态、高精度数据信息,实现精准反馈。同时园区内采用充电装置提高集群的续航能力。

作品名称:3D医疗影像智能解析诊断平台

指导教师(杭州研究院):刘军利

参赛队员(杭州研究院):谭逍、李若琳、高竟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医疗数据应用于CT、MRI、超声等技术中。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和细节,有利于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并实施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不过,3D医疗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数据量大、格式复杂、标注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具备智能解析能力的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处理3D医疗数据,提取出有用的特征和信息,辅助医生做出更好的决策。为此,我们团队设计并实现了“3D医疗影像智能解析诊断平台”,它拥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灵活的数据分析功能、高精度的模型以及完善的管理系统,为医疗领域提供高效、准确、智能的3D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医疗创新和发展。


上一条:【国家教学成果奖】匠心独运结育人硕果 勇立潮头领发展新章
下一条:【学在西电】“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地质师》在西电上演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学在西电】西电学子在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3-11-13 17:32:15来源:人工智能学院点击:我要评论: 0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小娟近日,“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大赛以“AI赋能,改变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69所院校1788支队伍、近8000名研究生参赛。大赛历经五个月,共有122支队伍500余名研究生进入全国总决赛。

西电2支参赛队伍在决赛中脱颖而出,人工智能学院参赛项目“远望智巡—工业园区智能化安防时代的先驱者”获全国一等奖,杭州研究院参赛项目“3D医疗影像智能解析诊断平台”获全国二等奖。人工智能学院侯彪教授、朱虎明副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据悉,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2023年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大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硏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

本次比赛以来,人工智能学院在研究生工作部的支持下,承办学校组织参赛工作,经过校内动员、学校初赛和专家指导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比赛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研究生参赛提供良好的平台,学院将进一步为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提供支持和保障。

获奖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远望智巡—工业园区智能化安防时代的先驱者

指导教师(人工智能学院):侯彪、朱虎明

参赛队员(人工智能学院):李哲瀚、张景森、黄锐、陈岩松

本作品为一套智能化的工业园区安防系统。整个项目可以分为四大子系统:多传感数据监测融合系统、空地协同集群巡检、异常检测与小目标检测算法、后端云协同系统。无人车集群、无人机集群和多种传感器等智能感知设备与定位技术对园区内的人、物、环境等全要素多源异构信息进行实时感知和监控。基于无人机测绘的3D场景建模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建模,并且能全面反应出道路、墙壁、楼顶、门窗等多方位信息,快速获取道路堵塞、墙壁裂缝、楼顶破损等危险信息,并且借助于无人机便捷的特性,可以实现静态模型一小时一更新。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获得多类型、多模态、高精度数据信息,实现精准反馈。同时园区内采用充电装置提高集群的续航能力。

作品名称:3D医疗影像智能解析诊断平台

指导教师(杭州研究院):刘军利

参赛队员(杭州研究院):谭逍、李若琳、高竟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医疗数据应用于CT、MRI、超声等技术中。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和细节,有利于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并实施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不过,3D医疗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数据量大、格式复杂、标注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具备智能解析能力的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处理3D医疗数据,提取出有用的特征和信息,辅助医生做出更好的决策。为此,我们团队设计并实现了“3D医疗影像智能解析诊断平台”,它拥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灵活的数据分析功能、高精度的模型以及完善的管理系统,为医疗领域提供高效、准确、智能的3D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医疗创新和发展。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