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见证这五年】奋力谱写教育开放合作新篇章
时间:2023-05-22 16:51:34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点击: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制未来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激发奋进力量,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见证这五年”系列报道,生动呈现五年来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和奋斗成果,激励全校师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勇毅前行、锐意进取,奋力开拓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奋力谱写教育开放合作新篇章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广泛汇聚各领域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是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的必然选择。

五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以“国际化牵引行动五年计划”为统领推动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全方位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优化开放办学总体格局,凝聚校内外协同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拓宽办学渠道,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21世纪的大学要有全球视野,21世纪的人才也应是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五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把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和国际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来华留学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积极拓展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8项。2021年,学校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成立,成为学校继中英、中法后第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中英、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办学不断实现新突破。

2021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西电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

为提升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连续两年举办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国际暑期学校、全球胜任力菁英青年高峰论坛,承办多项全国性中外青年交流活动,大力推进在地国际化;设立师生“双一流”海外研修项目,选送学生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拓宽海外交流学习渠道。目前,学生校际交流项目增至104个,3个月以上学生出国交流人数显著提升。

2022年“感知中国 智创未来”活动(西安站)在学校举行

来华留学工作是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学校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体系建设,承办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智创未来”全国性项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知行中国——全球青年领袖计划项目”。以“双优”战略(优势学科+优势企业)加强与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合作,全面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学校留学生荣获“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在“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道斩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1项。

坚持合作共赢,稳步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

五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引智工作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助推港澳台教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开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更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成效显现。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朋友圈”,启动“全球合作伙伴提升计划”,不断开拓教育共同发展新空间。目前已与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17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网络覆盖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9年,“西电—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中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成为学校首个海外国际联合研究机构并入选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

与俄罗斯罗巴切夫斯基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学校持续推动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实施“国际学术交流推进计划”,设立国际化种子基金项目及外国专家项目,鼓励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引智工作。五年来新增5个国家级、8个省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项、陕西省“三秦友谊奖”2项。

学校不断深化与港澳台高校的高水平校际交流合作,举办首届“西电—粤港澳高校教育交流年会”,联合港澳及海外多所知名高校、企业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开展“寻根之旅”港澳台学生文化体验营等国情教育活动,增强港澳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发出中国声音,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如今,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不断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年来,学校不断推进孔子学院(课堂)平台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文化互学互鉴,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创新与合作,主动利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声音,以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大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学校与多米尼克国立大学共建中多两国首家孔子课堂,与马来西亚深斋教育集团签约共建学校第三所孔子学院,成为陕西省在建孔院最多的高校之一,搭建起了交流互鉴的良好平台和民心相通的友好桥梁。大力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以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资源融合为突破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国际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热情,连续两年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汉语桥”项目,“秦兵马俑数字教育”项目荣获中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

成立西电多米尼克国立大学孔子课堂

(中国与多米尼克两国大学合建的首家孔子课堂)

近年来,学校先后受邀参加中国-非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非洲优先高级别对话会、世界慕课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等,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在全球国际教育交流中发出中国高校声音。建校9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举办“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国内外50多所大学校长济济一堂,探讨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发布《西安共识》倡议共赢合作、共同发展。

举办“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促进校地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不仅要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对外交流,也要聚焦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对内开放。

五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实质性战略合作,学校创新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双向奔赴,校地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2020年9月,学校广州研究院正式开始运行,瞄准企业难点痛点,促进湾区产业升级,先后获批立项广东省高水平研发机构、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项目,持续为当地产业强链、补链、固链、延链输出西电方案。半年后,杭州研究院落地萧山,推动学校科教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速对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赋能企业科技创新,与海康威视、长龙航空、新奇点科技等50余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人才实践站,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广州研究院

杭州研究院

五年间,学校先后与杭州、广州、华为、中国移动等20余个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为学校一流建设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平台。强化产教融合,矢志创新发展,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西电力量的“金招牌”已经越擦越亮。

同心同力同行,汇聚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

校友是学校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学校开拓教育开放合作新局面最宝贵的资源。

五年来,学校秉承“联络、服务、合作、发展”的工作宗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要求,有效连接集聚校友资源,织牢校友、学校联系纽带,为共同建好“新时代西军电”凝聚磅礴力量。

依托63个全球校友组织,学校塑造校友品牌,讲好讲活两会西电人、西电航天人、西电大国工匠等系列校友故事,发挥校友育人功能;汇聚校友智库,成立学校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会,校友共同为学校发展把舵护航;连续4年举办校友日系列活动,连续5届举办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发挥校友资源招才引智,推动校内外互动融合、共谋发展;聘任850余名校友联络使者,建立校友联络长效机制,升级“校友之家”活动阵地,建设校友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浓郁校友文化氛围。

首届西电校友日纪念大会

反哺桑梓意,殷殷母校情,五湖四海的西电人成为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五年间,学校社会捐赠持续增长,为民探索基金、段宝岩科创基金、华山学者基金和“仁心筑梦奖助学金”等各类捐赠项目大力支持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发展,校园“爱心一元餐”时时传递着校友们的拳拳暖意,各行各业的西电人奋勇当先,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交融贯通,美美与共。开放合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

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学校将积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中外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汇聚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力量,以开放合作推动改革、驱动创新、带动发展,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作出西电贡献,奋力谱写教育开放合作新篇章。

上一条:【学在西电】eMOOC联盟正式成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成员单位
下一条:西电223位师生受聘2023届毕业生校友联络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见证这五年】奋力谱写教育开放合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05-22 16:51:34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点击:我要评论: 0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制未来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激发奋进力量,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见证这五年”系列报道,生动呈现五年来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和奋斗成果,激励全校师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勇毅前行、锐意进取,奋力开拓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奋力谱写教育开放合作新篇章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广泛汇聚各领域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是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的必然选择。

五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以“国际化牵引行动五年计划”为统领推动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全方位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优化开放办学总体格局,凝聚校内外协同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拓宽办学渠道,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21世纪的大学要有全球视野,21世纪的人才也应是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五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把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和国际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来华留学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积极拓展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8项。2021年,学校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成立,成为学校继中英、中法后第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中英、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办学不断实现新突破。

2021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西电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

为提升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连续两年举办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国际暑期学校、全球胜任力菁英青年高峰论坛,承办多项全国性中外青年交流活动,大力推进在地国际化;设立师生“双一流”海外研修项目,选送学生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拓宽海外交流学习渠道。目前,学生校际交流项目增至104个,3个月以上学生出国交流人数显著提升。

2022年“感知中国 智创未来”活动(西安站)在学校举行

来华留学工作是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学校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体系建设,承办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智创未来”全国性项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知行中国——全球青年领袖计划项目”。以“双优”战略(优势学科+优势企业)加强与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合作,全面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学校留学生荣获“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在“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道斩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1项。

坚持合作共赢,稳步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

五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引智工作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助推港澳台教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开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更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成效显现。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朋友圈”,启动“全球合作伙伴提升计划”,不断开拓教育共同发展新空间。目前已与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17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网络覆盖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9年,“西电—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中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成为学校首个海外国际联合研究机构并入选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

与俄罗斯罗巴切夫斯基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学校持续推动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实施“国际学术交流推进计划”,设立国际化种子基金项目及外国专家项目,鼓励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引智工作。五年来新增5个国家级、8个省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项、陕西省“三秦友谊奖”2项。

学校不断深化与港澳台高校的高水平校际交流合作,举办首届“西电—粤港澳高校教育交流年会”,联合港澳及海外多所知名高校、企业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开展“寻根之旅”港澳台学生文化体验营等国情教育活动,增强港澳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发出中国声音,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如今,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不断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年来,学校不断推进孔子学院(课堂)平台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文化互学互鉴,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创新与合作,主动利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声音,以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大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学校与多米尼克国立大学共建中多两国首家孔子课堂,与马来西亚深斋教育集团签约共建学校第三所孔子学院,成为陕西省在建孔院最多的高校之一,搭建起了交流互鉴的良好平台和民心相通的友好桥梁。大力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以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资源融合为突破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国际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热情,连续两年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汉语桥”项目,“秦兵马俑数字教育”项目荣获中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

成立西电多米尼克国立大学孔子课堂

(中国与多米尼克两国大学合建的首家孔子课堂)

近年来,学校先后受邀参加中国-非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非洲优先高级别对话会、世界慕课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等,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在全球国际教育交流中发出中国高校声音。建校9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举办“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国内外50多所大学校长济济一堂,探讨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发布《西安共识》倡议共赢合作、共同发展。

举办“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促进校地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不仅要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对外交流,也要聚焦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对内开放。

五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实质性战略合作,学校创新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双向奔赴,校地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2020年9月,学校广州研究院正式开始运行,瞄准企业难点痛点,促进湾区产业升级,先后获批立项广东省高水平研发机构、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项目,持续为当地产业强链、补链、固链、延链输出西电方案。半年后,杭州研究院落地萧山,推动学校科教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速对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赋能企业科技创新,与海康威视、长龙航空、新奇点科技等50余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人才实践站,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广州研究院

杭州研究院

五年间,学校先后与杭州、广州、华为、中国移动等20余个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为学校一流建设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平台。强化产教融合,矢志创新发展,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西电力量的“金招牌”已经越擦越亮。

同心同力同行,汇聚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

校友是学校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学校开拓教育开放合作新局面最宝贵的资源。

五年来,学校秉承“联络、服务、合作、发展”的工作宗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要求,有效连接集聚校友资源,织牢校友、学校联系纽带,为共同建好“新时代西军电”凝聚磅礴力量。

依托63个全球校友组织,学校塑造校友品牌,讲好讲活两会西电人、西电航天人、西电大国工匠等系列校友故事,发挥校友育人功能;汇聚校友智库,成立学校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会,校友共同为学校发展把舵护航;连续4年举办校友日系列活动,连续5届举办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发挥校友资源招才引智,推动校内外互动融合、共谋发展;聘任850余名校友联络使者,建立校友联络长效机制,升级“校友之家”活动阵地,建设校友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浓郁校友文化氛围。

首届西电校友日纪念大会

反哺桑梓意,殷殷母校情,五湖四海的西电人成为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五年间,学校社会捐赠持续增长,为民探索基金、段宝岩科创基金、华山学者基金和“仁心筑梦奖助学金”等各类捐赠项目大力支持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发展,校园“爱心一元餐”时时传递着校友们的拳拳暖意,各行各业的西电人奋勇当先,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交融贯通,美美与共。开放合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

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学校将积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中外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汇聚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力量,以开放合作推动改革、驱动创新、带动发展,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作出西电贡献,奋力谱写教育开放合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