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高校招生》高端访谈栏目专访校长郑晓静院士
时间:2017-04-05 15:42:30来源:《高校招生》杂志点击:

辉煌再创,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专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

■本刊记者 田媛 孔惠楠

人物背景:郑晓静,力学家,1958年出生于武汉,籍贯浙江。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1978年至198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固体力学专业学习并分别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11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兰州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和副校长等职务,期间先后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以及Delaware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12年7月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西安城不仅有大美之景,更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亦如是,驻足于南校区气势恢宏的钟楼广场前,方方正正的教学楼比肩排开,彰显着这所历史悠久的工科院校的稳重务实。假如“严谨”是对于她的第一映像,那么郑晓静校长的到来无疑为学校注入了一些柔情元素。“欢迎学生叫我‘晓静姐’。”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的微笑令人感觉如沐春风,或许这就是女性校长的独特魅力所在。

——题记

走近:学生们眼中的“晓静姐”

《高校招生》:郑校长,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高端访谈”!您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一位女院士校长,无论是在学术造诣还是在高校管理中都有着非常骄人的成绩,尤其是2012年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以来,短短几年内就令学校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迅猛发展的成就得到了业界一致赞同,作为一位有着如此特殊身份的女性掌门人,您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郑晓静: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被问到,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以后,我也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注。这让我想到了哈佛大学第379任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作为哈佛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校长,她时常强调:“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我非常赞同她的态度,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女性院士校长,我首先是一位大学校长、一位科技工作者,首要的是要成为有前瞻性、大局观的合格校长;其次才是女性,才是发挥女性性别的独特优势,诸如亲和力、坚韧心等,走到教师和学生中间去,去鼓舞更多的优秀女性勇敢的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在我的工作中,从来不会因为是女性而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也更加不会因为女性而给予特殊的优待。无论是作为校长也好,还是作为院士也好,在学术探索和责任担当的能力要求方面是没有性别区分的。当然,男女毕竟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女性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不同的职业领域焕发出了耀眼光彩。大众眼中的女性大多具备有韧性、有耐心的特质,和男性相比更加温柔、体贴、细致和敏感,而这些特质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来整个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升以及对于教育的全民重视,在科学研究等传统意义上认为应由男性主导的领域,也不乏优秀的女性代表。但就目前整个社会中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总体数量而言,虽然在教育领域,杰出的女教授、女教师数量已经有所增加,但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比例还是偏低,能在中国名校中担任校长一职的女性更是少数。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因为女性的性格往往比较羞怯与内敛,有时甚至会略显自信不足,很多时候都不太敢去竞争、去挑战。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看待女院士校长,我倒是觉得,女院士校长的形象也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一种良好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引导与鼓舞女性教育工作者包括我们的青年女大学生们勇敢地去面对竞争与挑战,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增强信心、成就自己的事业。这也是我来到西电之后特别致力去推动也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我也非常欣慰,在西电这样一所有着非常深刻军校印记的工科大学,在最近的短短几年里,我们不仅有了历史上第一位女院长----李小平教授、首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李赞教授,紧接着2016年杜兰教授也获此殊荣。一所学校连续两年都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产生,这是非常难得的,也很少见。这既是她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也相信,作为大家非常熟悉的身边人,由于她们的发展而辐射出的真真切切的激励与示范,也必将会持续不断地深刻影响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女性成长成才。

《高校招生》:如同郑校长您所说,目前社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但在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眼里,还是认为女生更适合偏文科或经管类的专业,您认同吗?您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郑晓静:这个问题我想可以这样来理解。首先,男女确实有别,不论在身体构造还是思想意识等层面都存在性别差异,加之长期以来对于男女不同社会角色的固定认知,其实很容易影响考生和家长的选择。比如,普遍认为女生应该选择相对来说更为稳定、更加轻松的工作,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就会以家庭的社会经验为主要参考依据,选择诸如语言类、教育类或者经管类的专业等等。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姑且不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只要想做出成就都不会那么轻松,也不论在选择专业过程中到底考生的兴趣在哪里,仅仅就高考选择专业而言,我个人觉得,其实还可以有更好、更合适的选择。

什么是更好更合适的选择呢?首先我认为适合考生个人的、符合其意愿与兴趣的就是好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学科,会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全情投入、体会到快乐幸福。1984年我硕士毕业后曾有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或是直接留校任教的机会,然而最后我做出离开母校和鱼米之乡、放弃赴美留学的选择,去到大多数人觉得条件相对艰苦的兰州大学。而激励我做出这项决定的原因,是基于对力学研究领域的热爱。这也是我想对广大考生家长想说的第一句话,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毕竟我们已有的经验是来自于过去的认识和体验,而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到底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与哪一个大学专业相对应?这也是做出更好更合适选择的重要前提。要能够更加精准地回答这一问题,还应该建立在科学、全面、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但是现实大多数都没有这样理想,大部分的高中生由于其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学科、专业以及职业的认识都不足。他们对于高中开设的各种课程诸如语文、数学等可能更为熟悉,所以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可能会简单地就直接将大学的专业与高中的科目做一一对应,直到进入大学、真正开始专业学习以后才发现现实情况和自己所设想相去甚远,比如高中的物理科目和大学的物理学专业,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在填报志愿进行专业选择之前,一定要从意向专业的开设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等诸多层面加以了解,让选择既基于兴趣,又科学合理。

事实上,西电这几年来也一直在推动打通大学与高中阶段学生对于专业认知上的断层。每年都有大量的非常知名的院士、教授走进高中校园,通过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来介绍我们的学校、学科以及专业,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在做出选择之前,能够对此有比较全面的清晰的了解,能够帮助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多数人并不能够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到底要选择哪个具体专业的问题,学校也是大力推进大类招生,你只要大致知道自己喜欢哪个方向就行,具体的专业可在进校充分了解之后再选择。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为了青年学子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而只有首先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我希望,家长们可以与学校一起,帮助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自己做好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

聆听:重视本科教育,坚守西电特色

《高校招生》:2012年初任西电校长之时您就旁听了本科生上课,除此之外您还会与本科学生面对面交流,看来,您对本科生关注颇多。您认为本科生培养应该以什么为导向?学校的本科培养具有哪些“西电特色”?

郑晓:从我个人来讲,我其实非常喜欢也特别愿意与学生在一起,无论是上课也好还是做科研,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总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惊喜。从校长的角度看,始终必须谨记的一点就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本科教育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假如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那么至少会有两个后果,一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培养,二是老师自身的科研后继无人,都不愿意培养学生,那么优秀生源在哪里?其二,假如教师只重视教学不重视科研,那么教学就成为了无本之源,人才培养肯定也做不好。所以,在本科生培养这一方面,我们现在要求的是,科研为基,教学为要。青年教师进校首先要过科研关,大牌教授更加必须上讲台,我们的学生既要有课堂学习,更要进实验室、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说到本科培养的“西电特色”,我觉得没有比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更能充分体现且更能有力说明了。从1931年建校以来,西电共为国家输送了近百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既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李白、100余位共和国将领,也有17位两院院士(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本科毕业生中产生两院院士7位,位居全国前列),以及柳传志、王中林为代表的大批杰出校友。《中国科学报》将此称之为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最近还有一个根据各高校就业报告做的统计数据,很有意思,作为最能代表中国IT行业发展方向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西电名列全国招聘榜第一名。当然我们的学生就业率本来就一直很高,年年都在98%以上。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国内当前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特色的高校数量不少,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但是为什么西电的人才培养现象如此突出?我认为,核心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不仅立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是始终在肩负国家使命、服务国家需求中致力于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换句话说,就是西电的诞生发展始终与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紧密相连,西电人的成长成才同样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我想,这就是我们本科教育的最大特色。

有关这一点,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具体到人才培养上,就体现为对于本科教育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为既愿在新兴行业领域为社会发展创新探索、开辟疆土,也甘愿在艰苦条件中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扎根奉献。正是这样的精神、胸怀、境界构成了西电精神文化的重要底色和西电人才辈出的根本力量源泉。所以,西电毕业生不仅是像用人单位赞扬的那样踏实、务实、扎实,而且勇于挑战、善于创新、发展后劲足。因此,我们才有了年年98%以上的一次性就业率,才有了不断增加的高层次人才等等。

今天,我们再一次站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如果将本科教育发展看作1.0、2.0和3.0等等这样的发展阶段的话。教学1.0阶段的本科教学以“教”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好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所处的阶段;教学2.0需要将“教”与“学”结合,达到这个层面时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而3.0阶段,则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此时,课堂的主动权应在学生手中,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开展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可以说,这一阶段才是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本科教育回归它应有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电连续三年新增1个亿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就是希望推动从教学1.0向更高阶段的飞跃提升,其核心理念一个,就是要向教育本质回归----“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厚基强实”,不断构建完善基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也是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校招生》:除了按专业培养外,学校近些年开设了各种创新班,如全军首个国防卓越工程师班、全国第六个钱学森班(空间科学实验班)、信息科学英才班、教改班等,学校基于什么考虑开设了这些新的培养模式?希望通过这些培养模式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郑晓静:2014年5月19日,学校召开了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大会,在这次会上,我主要是从青年人的角度看待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一问题,也算作是一种对于大学教育的反转思考。那么青年人为什么要来读大学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可以帮助青年人在更广泛的层面做出职业选择;大学教育提供的专业训练可以帮青年人获取未来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学习阶段,直至创新创造的平台;可以帮助青年人学会或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思想境界;还可以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一个可尝试、可体验的,从依赖家庭到独立走向社会的真实过渡区。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这里是大学,课程更加丰富、系统、深入,与社会特别是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多渠道、多方式、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多视角、多方位地支持“学”“创”结合、实现梦想的实验实践机会,有更多可以让青年人相对独立、非功利地思考、实践、选择和规划未来的机会。我想,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学校开设各种创新班的初衷。

从另一角度看,创新班的开设既是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也是基于个体差异性的考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其潜在能力、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多样化都要求高校要能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打造不同的平台、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学校也希望通过创新班的开设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挖掘出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质,帮助他们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为例,它是面向我国航天事业的需求,结合钱学森教育思想、航天精神和西军电传统,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结合空间科学与航天科技,来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也重视实践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训体验,通过一系列科研训练、系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训练,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们可以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和丰富的学科竞赛中去。正是得益于这种培养模式和培养平台,2015年我们的钱学森班中有5名大三本科生就自主研制成功了“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随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开展超低功率的星地通信试验。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每一名青年学子都好似一粒种子,他们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给与合适的土壤和条件,他们会比我们想象的走得要远的多也高的多。不断为每一位青年学子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和平台,这是我的现实理想,也是教育事业的大爱之一。

《高校招生》:我们注意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3年底开设了终南文化书院,还入选了首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工科院校办书院,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郑晓静:我想可以从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来回答这一问题。什么是理想呢?对于大学来说,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流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我们办学的终极理想。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把握,首先是培养人,不是生产产品;其次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在首位。现在我们的考生和家长大多关注就业,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能直接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提供支持,因此高校历来都关注、重视专业教育与知识技能培养。西电作为一所学科优势较为明显的工科类院校,自然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要求严格,这一点从我校毕业生长期持续高达98%以上的就业率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但是,大学教育绝不应当止步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培育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其思想境界也应当是大学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开设终南文化书院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不同的大学所独具的浓郁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大学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儒雅气质和严谨作风,都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无形之中更加明礼、谨慎、进取,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外,从现实的层面看,相比较综合类院校,像西电这样工科为主的大学,不可否认,确实从学科结构上容易造成人文气息方面的“先天不足”,这是事实也是我们努力改进的地方。当然西电也绝不是一定要办成综合类大学,只是觉得对于理工学科的发展而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积淀也是推动其走得更高更远的重要力量,比如技术理解力的增强等等,这之间的关系不一一赘述。因此开设终南书院对于西电来说,是要更好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精神气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也并不仅仅在于此。我认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分文科还是理工科院校的,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更是不分文科还是理工科的。

《高校招生》: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许多省份将当下以学校为投档单位的模式改成以专业为投档单位的模式,作为一所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突出、理工特色鲜明的院校,学校的一些非优势学科如偏文学科,是否会受到挑战?学校将如何应对?

郑晓静:新高考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全新思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专业进行投档的模式,首先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都回归到了“兴趣”这个本原,这将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往在进行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往往更关注于是不是能上一所“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而弱化甚至是忽视了对于专业的考虑。这样一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所选专业并不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学习起来可能也不具备优势,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大大削弱了。按照专业进行投档的模式下,学生首先要思考的不再是“我的分数可以达到哪所院校的录取线”,而转变为“我的分数可以达到哪个专业的报考要求”,这就迫使他们在进行选择前,自发地去着手了解专业本身,结合自身兴趣进行思考,这就可以有效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新高考改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还引领了大学教育方向发生转变。对高校来说,既有机遇,也充满着挑战。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的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信息与电子学科相关专业自然历来都是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点,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招生数量占到全部招生数量的75%以上。

但是,除了工科类专业,学校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其专业建设依托学校信息与电子学科的优势学科平台,事实上也非常具有“西电特色”,其实力也不容小觑,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比如人文学院就开设了录音艺术专业,它是国家教育部在理工类大学首家批准开办的,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专业技能,又塑造良好的艺术修养,体现了文理结合的重要性。而外国语学院,其英语专业的专业方向为科技英语,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科技英语学科特点,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以及IT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薪资待遇都相当不错。

引领:关注创新创业,增强国际牵引

《高校招生》:近些年,我国的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不错,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据统计,近几年的创业群体也集中于电子信息行业,西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提供了哪些帮助?

郑晓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也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学的教育不应该止步于“教”,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通过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有所转变,养成包括逻辑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内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法,能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自主思考、拓宽思路,形成运用、研究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如前所述,我们所强调的要建立基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教学体系,就是要通过学校的激励、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不断认识自己,充分激发他们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和领悟,培养他们探索性思考的能力,而这也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当是简单解决“就业”层面的问题,更要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尝试机会和平台,磨练其不甘平庸、不怕失败、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向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深刻体悟个人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

学校历来就具有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传统,牢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将“敢为人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文化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融入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此外,学校还积极创办、承办一系列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早在1988年,学校就创办的“星火杯”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覆盖全校80%以上的本科生。经过28年的发展,已经在西电校园沉淀了深厚的科技底蕴、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文化,成为学校大学生“创新创意的青春舞台,就业创业的金质名片”。不仅为学校产出了大批科技创新的成果,同时也孵化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它们正很好地服务于学校与地方,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我校学生获2金1铜,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同时拿到了季军;在第二届大赛中又收获了1金2银1铜。目前,继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之后,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确定2017年将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承办,这既是教育部对学校的信任与认可,同时也为学校的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遇。

《高校招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的高校都有合作,开展了本硕连读培养模式,还在德国举办了孔子学院。您认为学生拥有国内和国外就读和实习的体验,能为他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郑晓静:当前,信息化使得空间距离逐渐弱化,世界正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拥有国际化体验的学生,往往更能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体悟到祖国的传统与优势,激发他们的爱国心与责任感,对民族文化也能建立起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海外就读与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不得不面对来自语言、文化、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冲击和挑战,应对的过程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决策能力,这些都将在日后的工作中对他们大有裨益。

正是由于看到了国际化体验能让学生具备更多优势、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学校早在2014年就首次提出“国际化牵引行动计划”,希望以国际化为引领,促进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切实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化牵引行动计划”的重要实施手段。学校始终致力于依托优势学科的影响力,积极寻找海外高层次科研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比如通信工程学院就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作举办了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采用“3+1”的培养模式,满足授位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工学学士证书,等等。

除了为学生提供赴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也重视对教师国际视野的塑造和培养,选拨并派出教师赴国外名校进行交流学习,推进学校知名专家学者成为国际学术权威,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切实以国际化牵引科研实力的提升。

除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也相当重视对专业进行国际化的专业论证。2016年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而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意味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国际化的评估标准。

《高校招生》:国际化牵引,自然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的加盟。2016年12月21日和22日,首届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学校通过论坛引进人才,希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带来什么利好?

郑晓静:本次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的举办非常成功,共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奥地利等23个国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入选学校华山学者人才计划的100余位青年才俊齐聚西安,走进学校,共同探讨学科前沿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都知道,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当前,西电虽然已有一支实力雄厚、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2位省级教学名师以及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但是我们绝不会止步于此,学校未来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大学本来就是兼容并蓄的,需要在开放创新中推动发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加入开放的西电,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我们也希望,这些所有不同中所包含的表达方式、教学模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多元化与差异性,能够对我们已有的在校教师和广大青年学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这角度上讲,举办本次国际论坛,首先传递的是西电旗帜鲜明的开放办学的态度和五湖四海、广纳人才的胸襟,其次就是想搭建一个平台,一个可以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在国际前沿科技及热点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对话,通过深入的探讨和意见交换,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与技术合作,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当然,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也可以让在校的青年教师更了解国际背景下同行的发展、研究现状,通过开展各类国际前沿科技及热点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分享智慧,也为个人发展树立更高要求与更新目标;另一方面学校还希望借本次论坛开展的机会,让更多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优秀人才能切实走近西电、感受西电,继而选择西电。与我们一起在这个人人寻梦、人人追梦、人人圆梦的时代,共同追梦筑梦圆梦,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才智,书写时代出彩的辉煌篇章。

采访中,郑校长一直亲切微笑着,每每谈及西电的学生、西电的老师、西电的发展时,她的眼神之中满溢着骄傲。我们相信,在“晓静姐”的带领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保持自身优势与特色、不断取得发展,创造更多的辉煌。

上一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2017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下一条:西电三个一流建设教师海外引课计划项目启动实施

《高校招生》高端访谈栏目专访校长郑晓静院士
发布时间:2017-04-05 15:42:30来源:《高校招生》杂志点击:我要评论:

辉煌再创,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专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

■本刊记者 田媛 孔惠楠

人物背景:郑晓静,力学家,1958年出生于武汉,籍贯浙江。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1978年至198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固体力学专业学习并分别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11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兰州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和副校长等职务,期间先后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以及Delaware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12年7月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西安城不仅有大美之景,更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亦如是,驻足于南校区气势恢宏的钟楼广场前,方方正正的教学楼比肩排开,彰显着这所历史悠久的工科院校的稳重务实。假如“严谨”是对于她的第一映像,那么郑晓静校长的到来无疑为学校注入了一些柔情元素。“欢迎学生叫我‘晓静姐’。”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的微笑令人感觉如沐春风,或许这就是女性校长的独特魅力所在。

——题记

走近:学生们眼中的“晓静姐”

《高校招生》:郑校长,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高端访谈”!您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一位女院士校长,无论是在学术造诣还是在高校管理中都有着非常骄人的成绩,尤其是2012年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以来,短短几年内就令学校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迅猛发展的成就得到了业界一致赞同,作为一位有着如此特殊身份的女性掌门人,您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郑晓静: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被问到,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以后,我也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注。这让我想到了哈佛大学第379任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作为哈佛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校长,她时常强调:“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我非常赞同她的态度,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女性院士校长,我首先是一位大学校长、一位科技工作者,首要的是要成为有前瞻性、大局观的合格校长;其次才是女性,才是发挥女性性别的独特优势,诸如亲和力、坚韧心等,走到教师和学生中间去,去鼓舞更多的优秀女性勇敢的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在我的工作中,从来不会因为是女性而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也更加不会因为女性而给予特殊的优待。无论是作为校长也好,还是作为院士也好,在学术探索和责任担当的能力要求方面是没有性别区分的。当然,男女毕竟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女性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不同的职业领域焕发出了耀眼光彩。大众眼中的女性大多具备有韧性、有耐心的特质,和男性相比更加温柔、体贴、细致和敏感,而这些特质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来整个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升以及对于教育的全民重视,在科学研究等传统意义上认为应由男性主导的领域,也不乏优秀的女性代表。但就目前整个社会中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总体数量而言,虽然在教育领域,杰出的女教授、女教师数量已经有所增加,但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比例还是偏低,能在中国名校中担任校长一职的女性更是少数。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因为女性的性格往往比较羞怯与内敛,有时甚至会略显自信不足,很多时候都不太敢去竞争、去挑战。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看待女院士校长,我倒是觉得,女院士校长的形象也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一种良好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引导与鼓舞女性教育工作者包括我们的青年女大学生们勇敢地去面对竞争与挑战,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增强信心、成就自己的事业。这也是我来到西电之后特别致力去推动也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我也非常欣慰,在西电这样一所有着非常深刻军校印记的工科大学,在最近的短短几年里,我们不仅有了历史上第一位女院长----李小平教授、首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李赞教授,紧接着2016年杜兰教授也获此殊荣。一所学校连续两年都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产生,这是非常难得的,也很少见。这既是她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也相信,作为大家非常熟悉的身边人,由于她们的发展而辐射出的真真切切的激励与示范,也必将会持续不断地深刻影响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女性成长成才。

《高校招生》:如同郑校长您所说,目前社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但在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眼里,还是认为女生更适合偏文科或经管类的专业,您认同吗?您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郑晓静:这个问题我想可以这样来理解。首先,男女确实有别,不论在身体构造还是思想意识等层面都存在性别差异,加之长期以来对于男女不同社会角色的固定认知,其实很容易影响考生和家长的选择。比如,普遍认为女生应该选择相对来说更为稳定、更加轻松的工作,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就会以家庭的社会经验为主要参考依据,选择诸如语言类、教育类或者经管类的专业等等。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姑且不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只要想做出成就都不会那么轻松,也不论在选择专业过程中到底考生的兴趣在哪里,仅仅就高考选择专业而言,我个人觉得,其实还可以有更好、更合适的选择。

什么是更好更合适的选择呢?首先我认为适合考生个人的、符合其意愿与兴趣的就是好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学科,会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全情投入、体会到快乐幸福。1984年我硕士毕业后曾有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或是直接留校任教的机会,然而最后我做出离开母校和鱼米之乡、放弃赴美留学的选择,去到大多数人觉得条件相对艰苦的兰州大学。而激励我做出这项决定的原因,是基于对力学研究领域的热爱。这也是我想对广大考生家长想说的第一句话,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毕竟我们已有的经验是来自于过去的认识和体验,而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到底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与哪一个大学专业相对应?这也是做出更好更合适选择的重要前提。要能够更加精准地回答这一问题,还应该建立在科学、全面、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但是现实大多数都没有这样理想,大部分的高中生由于其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学科、专业以及职业的认识都不足。他们对于高中开设的各种课程诸如语文、数学等可能更为熟悉,所以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可能会简单地就直接将大学的专业与高中的科目做一一对应,直到进入大学、真正开始专业学习以后才发现现实情况和自己所设想相去甚远,比如高中的物理科目和大学的物理学专业,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在填报志愿进行专业选择之前,一定要从意向专业的开设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等诸多层面加以了解,让选择既基于兴趣,又科学合理。

事实上,西电这几年来也一直在推动打通大学与高中阶段学生对于专业认知上的断层。每年都有大量的非常知名的院士、教授走进高中校园,通过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来介绍我们的学校、学科以及专业,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在做出选择之前,能够对此有比较全面的清晰的了解,能够帮助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多数人并不能够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到底要选择哪个具体专业的问题,学校也是大力推进大类招生,你只要大致知道自己喜欢哪个方向就行,具体的专业可在进校充分了解之后再选择。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为了青年学子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而只有首先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我希望,家长们可以与学校一起,帮助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自己做好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

聆听:重视本科教育,坚守西电特色

《高校招生》:2012年初任西电校长之时您就旁听了本科生上课,除此之外您还会与本科学生面对面交流,看来,您对本科生关注颇多。您认为本科生培养应该以什么为导向?学校的本科培养具有哪些“西电特色”?

郑晓:从我个人来讲,我其实非常喜欢也特别愿意与学生在一起,无论是上课也好还是做科研,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总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惊喜。从校长的角度看,始终必须谨记的一点就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本科教育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假如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那么至少会有两个后果,一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培养,二是老师自身的科研后继无人,都不愿意培养学生,那么优秀生源在哪里?其二,假如教师只重视教学不重视科研,那么教学就成为了无本之源,人才培养肯定也做不好。所以,在本科生培养这一方面,我们现在要求的是,科研为基,教学为要。青年教师进校首先要过科研关,大牌教授更加必须上讲台,我们的学生既要有课堂学习,更要进实验室、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说到本科培养的“西电特色”,我觉得没有比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更能充分体现且更能有力说明了。从1931年建校以来,西电共为国家输送了近百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既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李白、100余位共和国将领,也有17位两院院士(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本科毕业生中产生两院院士7位,位居全国前列),以及柳传志、王中林为代表的大批杰出校友。《中国科学报》将此称之为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最近还有一个根据各高校就业报告做的统计数据,很有意思,作为最能代表中国IT行业发展方向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西电名列全国招聘榜第一名。当然我们的学生就业率本来就一直很高,年年都在98%以上。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国内当前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特色的高校数量不少,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但是为什么西电的人才培养现象如此突出?我认为,核心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不仅立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是始终在肩负国家使命、服务国家需求中致力于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换句话说,就是西电的诞生发展始终与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紧密相连,西电人的成长成才同样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我想,这就是我们本科教育的最大特色。

有关这一点,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具体到人才培养上,就体现为对于本科教育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为既愿在新兴行业领域为社会发展创新探索、开辟疆土,也甘愿在艰苦条件中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扎根奉献。正是这样的精神、胸怀、境界构成了西电精神文化的重要底色和西电人才辈出的根本力量源泉。所以,西电毕业生不仅是像用人单位赞扬的那样踏实、务实、扎实,而且勇于挑战、善于创新、发展后劲足。因此,我们才有了年年98%以上的一次性就业率,才有了不断增加的高层次人才等等。

今天,我们再一次站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如果将本科教育发展看作1.0、2.0和3.0等等这样的发展阶段的话。教学1.0阶段的本科教学以“教”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好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所处的阶段;教学2.0需要将“教”与“学”结合,达到这个层面时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而3.0阶段,则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此时,课堂的主动权应在学生手中,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开展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可以说,这一阶段才是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本科教育回归它应有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电连续三年新增1个亿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就是希望推动从教学1.0向更高阶段的飞跃提升,其核心理念一个,就是要向教育本质回归----“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厚基强实”,不断构建完善基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也是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校招生》:除了按专业培养外,学校近些年开设了各种创新班,如全军首个国防卓越工程师班、全国第六个钱学森班(空间科学实验班)、信息科学英才班、教改班等,学校基于什么考虑开设了这些新的培养模式?希望通过这些培养模式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郑晓静:2014年5月19日,学校召开了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大会,在这次会上,我主要是从青年人的角度看待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一问题,也算作是一种对于大学教育的反转思考。那么青年人为什么要来读大学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可以帮助青年人在更广泛的层面做出职业选择;大学教育提供的专业训练可以帮青年人获取未来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学习阶段,直至创新创造的平台;可以帮助青年人学会或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思想境界;还可以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一个可尝试、可体验的,从依赖家庭到独立走向社会的真实过渡区。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这里是大学,课程更加丰富、系统、深入,与社会特别是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多渠道、多方式、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多视角、多方位地支持“学”“创”结合、实现梦想的实验实践机会,有更多可以让青年人相对独立、非功利地思考、实践、选择和规划未来的机会。我想,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学校开设各种创新班的初衷。

从另一角度看,创新班的开设既是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也是基于个体差异性的考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其潜在能力、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多样化都要求高校要能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打造不同的平台、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学校也希望通过创新班的开设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挖掘出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质,帮助他们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为例,它是面向我国航天事业的需求,结合钱学森教育思想、航天精神和西军电传统,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结合空间科学与航天科技,来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也重视实践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训体验,通过一系列科研训练、系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训练,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们可以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和丰富的学科竞赛中去。正是得益于这种培养模式和培养平台,2015年我们的钱学森班中有5名大三本科生就自主研制成功了“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随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开展超低功率的星地通信试验。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每一名青年学子都好似一粒种子,他们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给与合适的土壤和条件,他们会比我们想象的走得要远的多也高的多。不断为每一位青年学子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和平台,这是我的现实理想,也是教育事业的大爱之一。

《高校招生》:我们注意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3年底开设了终南文化书院,还入选了首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工科院校办书院,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郑晓静:我想可以从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来回答这一问题。什么是理想呢?对于大学来说,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流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我们办学的终极理想。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把握,首先是培养人,不是生产产品;其次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在首位。现在我们的考生和家长大多关注就业,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能直接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提供支持,因此高校历来都关注、重视专业教育与知识技能培养。西电作为一所学科优势较为明显的工科类院校,自然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要求严格,这一点从我校毕业生长期持续高达98%以上的就业率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但是,大学教育绝不应当止步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培育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其思想境界也应当是大学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开设终南文化书院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不同的大学所独具的浓郁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大学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儒雅气质和严谨作风,都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无形之中更加明礼、谨慎、进取,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外,从现实的层面看,相比较综合类院校,像西电这样工科为主的大学,不可否认,确实从学科结构上容易造成人文气息方面的“先天不足”,这是事实也是我们努力改进的地方。当然西电也绝不是一定要办成综合类大学,只是觉得对于理工学科的发展而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积淀也是推动其走得更高更远的重要力量,比如技术理解力的增强等等,这之间的关系不一一赘述。因此开设终南书院对于西电来说,是要更好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精神气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也并不仅仅在于此。我认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分文科还是理工科院校的,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更是不分文科还是理工科的。

《高校招生》: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许多省份将当下以学校为投档单位的模式改成以专业为投档单位的模式,作为一所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突出、理工特色鲜明的院校,学校的一些非优势学科如偏文学科,是否会受到挑战?学校将如何应对?

郑晓静:新高考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全新思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专业进行投档的模式,首先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都回归到了“兴趣”这个本原,这将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往在进行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往往更关注于是不是能上一所“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而弱化甚至是忽视了对于专业的考虑。这样一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所选专业并不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学习起来可能也不具备优势,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大大削弱了。按照专业进行投档的模式下,学生首先要思考的不再是“我的分数可以达到哪所院校的录取线”,而转变为“我的分数可以达到哪个专业的报考要求”,这就迫使他们在进行选择前,自发地去着手了解专业本身,结合自身兴趣进行思考,这就可以有效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新高考改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还引领了大学教育方向发生转变。对高校来说,既有机遇,也充满着挑战。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的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信息与电子学科相关专业自然历来都是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点,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招生数量占到全部招生数量的75%以上。

但是,除了工科类专业,学校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其专业建设依托学校信息与电子学科的优势学科平台,事实上也非常具有“西电特色”,其实力也不容小觑,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比如人文学院就开设了录音艺术专业,它是国家教育部在理工类大学首家批准开办的,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专业技能,又塑造良好的艺术修养,体现了文理结合的重要性。而外国语学院,其英语专业的专业方向为科技英语,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科技英语学科特点,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以及IT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薪资待遇都相当不错。

引领:关注创新创业,增强国际牵引

《高校招生》:近些年,我国的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不错,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据统计,近几年的创业群体也集中于电子信息行业,西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提供了哪些帮助?

郑晓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也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学的教育不应该止步于“教”,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通过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有所转变,养成包括逻辑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内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法,能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自主思考、拓宽思路,形成运用、研究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如前所述,我们所强调的要建立基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教学体系,就是要通过学校的激励、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不断认识自己,充分激发他们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和领悟,培养他们探索性思考的能力,而这也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当是简单解决“就业”层面的问题,更要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尝试机会和平台,磨练其不甘平庸、不怕失败、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向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深刻体悟个人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

学校历来就具有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传统,牢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将“敢为人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文化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融入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此外,学校还积极创办、承办一系列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早在1988年,学校就创办的“星火杯”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覆盖全校80%以上的本科生。经过28年的发展,已经在西电校园沉淀了深厚的科技底蕴、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文化,成为学校大学生“创新创意的青春舞台,就业创业的金质名片”。不仅为学校产出了大批科技创新的成果,同时也孵化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它们正很好地服务于学校与地方,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我校学生获2金1铜,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同时拿到了季军;在第二届大赛中又收获了1金2银1铜。目前,继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之后,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确定2017年将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承办,这既是教育部对学校的信任与认可,同时也为学校的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遇。

《高校招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的高校都有合作,开展了本硕连读培养模式,还在德国举办了孔子学院。您认为学生拥有国内和国外就读和实习的体验,能为他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郑晓静:当前,信息化使得空间距离逐渐弱化,世界正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拥有国际化体验的学生,往往更能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体悟到祖国的传统与优势,激发他们的爱国心与责任感,对民族文化也能建立起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海外就读与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不得不面对来自语言、文化、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冲击和挑战,应对的过程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决策能力,这些都将在日后的工作中对他们大有裨益。

正是由于看到了国际化体验能让学生具备更多优势、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学校早在2014年就首次提出“国际化牵引行动计划”,希望以国际化为引领,促进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切实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化牵引行动计划”的重要实施手段。学校始终致力于依托优势学科的影响力,积极寻找海外高层次科研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比如通信工程学院就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作举办了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采用“3+1”的培养模式,满足授位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工学学士证书,等等。

除了为学生提供赴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也重视对教师国际视野的塑造和培养,选拨并派出教师赴国外名校进行交流学习,推进学校知名专家学者成为国际学术权威,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切实以国际化牵引科研实力的提升。

除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也相当重视对专业进行国际化的专业论证。2016年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而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意味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国际化的评估标准。

《高校招生》:国际化牵引,自然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的加盟。2016年12月21日和22日,首届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学校通过论坛引进人才,希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带来什么利好?

郑晓静:本次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的举办非常成功,共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奥地利等23个国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入选学校华山学者人才计划的100余位青年才俊齐聚西安,走进学校,共同探讨学科前沿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都知道,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当前,西电虽然已有一支实力雄厚、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2位省级教学名师以及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但是我们绝不会止步于此,学校未来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大学本来就是兼容并蓄的,需要在开放创新中推动发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加入开放的西电,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我们也希望,这些所有不同中所包含的表达方式、教学模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多元化与差异性,能够对我们已有的在校教师和广大青年学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这角度上讲,举办本次国际论坛,首先传递的是西电旗帜鲜明的开放办学的态度和五湖四海、广纳人才的胸襟,其次就是想搭建一个平台,一个可以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在国际前沿科技及热点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对话,通过深入的探讨和意见交换,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与技术合作,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当然,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也可以让在校的青年教师更了解国际背景下同行的发展、研究现状,通过开展各类国际前沿科技及热点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分享智慧,也为个人发展树立更高要求与更新目标;另一方面学校还希望借本次论坛开展的机会,让更多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优秀人才能切实走近西电、感受西电,继而选择西电。与我们一起在这个人人寻梦、人人追梦、人人圆梦的时代,共同追梦筑梦圆梦,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才智,书写时代出彩的辉煌篇章。

采访中,郑校长一直亲切微笑着,每每谈及西电的学生、西电的老师、西电的发展时,她的眼神之中满溢着骄傲。我们相信,在“晓静姐”的带领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保持自身优势与特色、不断取得发展,创造更多的辉煌。

责任编辑:付一枫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