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陈治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要与有两百多年工业革命积淀的西方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人力资源的根本出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其核心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正确理解与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1.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当今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
(1)创新与创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侧重于创业教育,重心在于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技术能力。而在我国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等不同领域开辟新的事业、开办新的公司、拓展新的岗位;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也是不拘现状、勇于开拓、善于变化的精神和态度。创业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创业是一种行为上的创新,创新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并把握好机遇,创业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2)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种全新的以创新为先导的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创业教育侧重于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具备成为企业家的潜力和素质。创新与创业教育是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其本质就是一个“创新”教育,其产出就是新思想、新工艺、新知识、新人才等。在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使得更多学生从求学者、求职者成为知识技术、岗位职位的创造者。
2.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将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最主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在纷繁的物的自然属性下隐藏的人的社会属性,“确立有个性的人”,人通过劳动和实践得到努力成为“完整的人”,实现“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健全人格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丰富我们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科学认知。
(2)“以人为本”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能够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同时认为:人的价值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两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正确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共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能够使人科学全面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克服仅仅为了“解决就业”“适应社会”“成功教育”等功利化、庸俗化和工具化倾向,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终身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避免仅仅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单纯理论灌输的现象。与人的全面发展特点相对应,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系统化工程和完整课程体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合力,教学、科研、学团等协同的复杂工作。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信用制度,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加强多方合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
3.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创新创业活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 “创新创业教育应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从2015 年开始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争取2020 年在高校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高校要把握好机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政府支持力和市场牵引力空前增强,高校紧抓机遇,成为“众创”时代的中坚力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擅长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同样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如何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高校必须要转变观念、拓宽视野,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立足学科优势,具有学校特色、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已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但由于我国高校起步晚、经验少,总体发展水平有限,尚未做到“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离社会期待还有距离,与较为成熟的欧美相比仍处于初始阶段。
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的认识不到位,认为专业教育是核心,传授知识和技能才是根本;部分教师对教学的实施和考核有疑惑,学生中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创办公司”“解决就业”的不在少数;不重视学生相关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育,教师考核力度不够,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应付差事等等。究其原因,尚未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的理念是重要因素。
另外,社会普遍偏向把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归结为高等教育的任务,而对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润物细无声”的创新创业教育却“视而不见”。人从出生开始,哺育、规训、教育、塑造,缺乏全过程的育人理念与实践,缺乏社会、家庭、学校全面育人的氛围,忽略环境育人的巨大作用。
2.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够。
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重要概念缺乏深入思考,“一窝蜂”办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缺少深度、知识体系有盲区,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塑造、能力培养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而社会对多样性人才却有着很强烈的需求。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持续开展是大势所趋,高校作为思想高地和理论重镇,必须有所作为,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问题,形成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扎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实践。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一是课程与教材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部分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较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科体系还没有建立,理论研究深度和层次不够;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本土创业案例缺乏。二是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整体把握,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环境中,而许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专业教育脱节,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检验方式不够丰富,以各种国家、省市等各类竞赛居多,以赛代评,无法与社会接轨,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也还比较低。
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不仅在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在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上也与实际要求较远。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师资严重不足,高校老师基本为学术型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际指导的经验不够;相关课程基本由教师兼职,其主要精力在主修课,给予学生专业指导不够,不能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尚存在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情况,对知识的讲解仅停留在书本,没有较多案例和实践经验;少部分师资来自于政府或企业界,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学,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
5.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
一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功利性评价,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处于创业层面。二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没有有机融合,偏理工的高校或者理工科学院,主要开展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创业教育实施偏少;偏文科类高校或者文科学院,多讲授创业知识和经验,创新教育又比较缺乏。三是和创新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风险投资等还存在不少空白,创新创业环境不佳,实践平台不足、利用不充分,资金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多部门管理,教育“分家”,没能很好形成合力。四是评价体系单一,尚未实行差异化学分体制,对正在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分制、分阶段完成学分,暂时休学保留学籍、先创业再毕业等措施尚未有效实施。
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核心是“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1.以德为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到未来一千年的科学时指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科学,而是来自道德。道德决定我们是创造奇迹还是创造怪物,是让人类更加幸福还是毁灭人类。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讲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因此,以德为先是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精神内核,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如果没有对人类发展的道德良知和底线,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就很难激发出持久的动力,不会取得高层次的创新创业的成果。创新创业教育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树立把个人的创新创业服务于和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学生在探索、实践、发现的过程中体会幸福和美好生活,激励、鼓励学生们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挑战征程中,使学生由“要我”创新创业转变为“我要”创新创业的积极状态。只要拥有这种“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的精神状态,创新创业教育就不会变成一场风风火火但转瞬即逝的运动,学生们才能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不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而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事业和使命的追求,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2.以人为本建立创新创业终身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实为终身教育,应该贯穿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之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接受它,而不仅仅是到了大学才开始接触。以美国为例,美国特别重视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创业教育,在 1996 年就有30 多个州为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提供该类教育。美、德、法、日、瑞典、以色列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从孩提时代培养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经济意识,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例如在美国,创新创业从家庭走向社会,半数以上家庭有工作间,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的创新创业生涯萌芽于地下室和车库;在德国,孩子要在幼儿园学会自己管理时间、制定计划、修理玩具等,并从小培养孩子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在法国,实施了“在中学里办企业”活动;在日本,有鼓励小学生创新的从校长到市长的各级奖励;在瑞典,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融合到小学课程和游戏当中;在以色列,孩子从5岁开始接受科学教育,学生从中学阶段接受创业教育。而实际上,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初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试点的,1991 年由原国家教委教育司牵头在部分省市、县乡和学校进行了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一定成果。还有近几年上海出现为数不少的“家庭创客空间”“家庭创客工作坊”(从娃娃抓起,家庭教育可成为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摇篮)。
我们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对不同阶段和类型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工,引进而且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国际质量体系,与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很好结合起来,实现“使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我们的创业教育必须从高等教育前延到初等教育、后伸到全民教育与继续教育,在高校之后,可以抓紧出台《深化中小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投入扩大到中小幼教育阶段,切实从培育孩子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动手能力、积累生活实践经验开始。同时充分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发挥高等教育的先导作用和方向引领。
3.以成人成才为核心目标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成人的主要标志是:做人要有健康的人格 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成才的主要标志是:有科学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及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上述两者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核心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功利性,意在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健康人格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不是简单的岗位培训和企业家速成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实体数量的判断,也不是项目成功与否的评判,要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全面融入到课堂教学体系。
4.以“育人”为出发点,营建和谐快乐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何为“育”?“育”即生养,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人类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育”指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比如,世界各地都曾经出现过的“狼孩”,孩子出生后被丢弃,被狼群收养后成了“狼孩”,吃食只用嘴吃生肉,不会用手把肉拿起来送到嘴里。狼孩在生物学意义上是“人”,在社会学意义上是“狼”,是狼教会了他狼群社会的规则和习惯。因此,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用人类社会的习俗和规则加以培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育”。
教和育不能分离。教主要是口传、身授,显声而有行;育不但可以通过口传身授,还可通过师表模范、道德操守、人格魅力等方式影响学生,达到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的关键点在施教者,育的关键点在被实施教者,育人要因人而异。教是我有什么给你什么,育是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并随着被实施教者的需要而变,育需要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 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效果可以马上显现;而“育”要适应被实施教者的变化,短时间内难见成效。教和育相融合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笔者认为,人的童年应以“教(规训)”为主,少年要“教”和“育”并重,青年则要以“育(塑造)”为主。相比较于国外,我国对“教”相对重视,但不一定做得到位,“育”做得还不够,教与育错位、有教无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分性别,不分性格特点,不分智商高低,不顾个体差异。在国内的学校里,初中高中属于比较差的学生,到欧美那里往往是最好的学生;但到大学这一层面,国内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又和欧美大学生存在着不小差距。这跟我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水平,学校的教育方法,学生的自我发展有着很大关系。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届“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为例,全班31人,大学四年无一人挂科,平均成绩85分,近30人次获得国际国内竞赛大奖,实现了100%读研深造—2人保送清华,20人保送名校读研,8人赴法、美、德、香港等攻读硕士,1人考取国内研究生,被媒体称为“最牛班集体”。一个班级能在大学四年取得这么多成绩,培养出这么多优秀学生,原因何在?笔者曾与该班级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并做了认真研究分析,发现这个班的优秀首先在于营造了一个和谐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每位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团结心和向心力,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坚定自己的选择和兴趣,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每位学生都能拥有成熟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对父母、师长、学校和生活始终保有感恩之心。其次,正是学校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举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实验班认真贯彻钱学森“文理兼容,综合发展,重基础强实践”的培养理念,制定了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为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制创新实验课程,建立学习导师一对一指导制,无论是课程体系、学术引领、创新实践还是文体活动,都倾注了每一位教职工的智慧与心血;经常性邀请院士、专家等行业领军人物做“航天专家面对面”系列报告,帮助学生了解领域尖端技术;为实验班长期开放梦想工坊、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场所和硬件设备,增强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成长”,从而提高了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因此,高校要以“育人”为出发点,建立并完善符合创新创业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敢于批判、善于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育人环境、文化氛围和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让创新创业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自信,敢于冒险并承担风险和失败的精神。
5.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打造人才培养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把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平时的课堂与教学教育全过程中。教学过程要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综合性、互补性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兼具的特点,建成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操作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采取相关措施激励和推动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理论研究,编写优秀的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感悟式的多种途径开展自主学习,在实习实践等环节追求实效,达到自觉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决定了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学生视野和能力与国际接轨。一是要正确认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能“两张皮”,科研与教学不可分割,要有真正的科教融合,克服“有共实,无共识”的现象。二是要发挥实习和孵化基地的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社会实践和实习课程,并与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习见习、创新创业竞赛、模拟企业管理等要有效结合。三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向本科生开放;开设创新创业园区,在资金、场地、设备等给予扶持;建立服务网站,提供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推介商机等服务。四是拓展校外服务平台,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创业基地和见习基地,帮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积累经验。
6.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创新创业还需要多方协力,共同推进。要不断摸索校校联合、校地校企校所合作和国际化合作,深入推进专业交叉、学科融合、院系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尽快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这是推进课程体系落实、能够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关键,只有在高端师资(包括知名的创业者、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学者等)指导下,学生才能了解产业规律、获悉市场需求。二是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让社会群体和个人投资、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也让成功项目反哺投资人,形成良性互动。三是发挥学生自主性,重视学生个体化,建立创新创业协会、俱乐部,举办自主策划的沙龙、论坛、能力测评、竞赛等活动,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跨院系、跨学科组织团队,开展项目研究乃至创办公司企业。
参考文献:
[1]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 创新育人——科学研究如何支撑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周祖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8).
[4]刘玉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5(24).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