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郭婧华)为持续优化师生学习体验,图书馆创新推出“静音仓”服务空间,目前已在南北校区全面启用。

这一突破性设施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智能化设计为师生打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彰显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温度与深度。
智慧空间,重塑学习体验
静音仓采用“分布式布局”理念,在南校区图书馆B区2-4楼东西两侧、北校区图书馆2-4楼电梯口科学布点,确保师生在300米半径内必遇“静音驿站”。每个仓体融合声学工程与人体工学设计,静音仓不仅隔音效果出色,还配备了独立通风系统和照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避免长时间使用产生闷热或压抑感。更贴心的是,仓内设有无线充电面板和魔方充电盒,手机、平板等设备可随时充电,让学习工作“电力十足”。
多维赋能,解锁学习新可能
静音仓正在重新定义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对备考学生,成为可酣畅背诵的“记忆强化站”;对科研人员,化身即时开会的“灵感碰撞舱”;对求职学子,升级为专业级的“远程面试间”。“在这里准备雅思口语,再也不用担心干扰他人了!”外国语学院李同学的感受道出了众多使用者的心声。

以需定服,细节处见真章
试运行阶段,图书馆创新采用“用户共创”模式。在收到学生关于静音仓全透明设计可能影响隐私的反馈后,图书馆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为所有静音仓加装了半透明磨砂膜。这一贴心举动既保留了空间通透感,又有效提升了使用者的隐私性和舒适度,展现了图书馆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收到学生反馈

贴膜改造前
贴膜改造后
未来已来,服务永无止境
自静音仓投入使用以来,迅速成为校园新宠,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在图书馆背书时总怕打扰别人,现在有了静音仓,可以放心大声朗读了!”
静音仓既满足了特殊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又维护了图书馆整体的安静氛围,真正实现了各得其所的空间设计理念。图书馆将持续推进空间服务升级计划。图书馆馆长李团结表示,“静音仓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智慧服务体系的起点。”
门开,是图书馆的浩瀚书海;门关,便是专属的思维宇宙。欢迎前来感受这场关于学习空间的革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