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书含 王梓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强国、西电何为”的时代命题,进一步加强学院本科班级建设,推进“学风作风建设年”重点工作。7月9日至16日,通信工程学院“红色筑梦 初心寻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学院2023级各专业班19名班团骨干参加实践。实践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专项实践活动。
寻迹:传承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7月9日至12日,实践队员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文艺纪念馆以及北京知青纪念馆进行调研参观,重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圣地。深刻学习张思德同志的优秀事迹,感受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从逆境中崛起,书写了由弱转强、转危为安的伟大延安精神。这些珍贵的红色教育基地与历史资料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励着通院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小山沟里有“大学问”,“大学问”蕴含大精神。实践队一行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队员们走进总书记曾居住过的房间,深切感受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奋斗历程,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土地的深厚情谊与对人民的真挚情感。队员们将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学习,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溯源:追寻红色通信史,传承西电精神
实践队一行来到中央军委三局旧址和延安通校旧址,重走学校办学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西电精神。在延安通校旧址,一排排古朴的土窑洞引领队员们回到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仿佛亲眼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孜孜不倦地探索与掌握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壮丽图景。步入中央军委三局旧址的殿堂,在重温“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史中,深刻领悟了王诤校长“牺牲一切,斗争到底”之革命精神的崇高与伟大。同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实践队联合举办院士故事分享会上,将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奉献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位青年骨干。作为新时代西电学子,队员们纷纷表示将践行“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争做科技领域的信息尖兵,以实际行动发扬西电学子的实干精神与爱国情怀。

聚力:加强班级建设,凝聚发展共识
实践队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伟老师为队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韧性培养讲座——《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与OH卡牌游戏,队员们不仅增强了抗挫折能力,更在互动中明晰人生价值与追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大学的各项挑战,有效提升了班团凝聚力与学生骨干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为进一步凝聚工作共识,提升班团骨干的领导力素养,强化未来在专业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在实践阶段,实践队精心策划了案例研讨、角色扮演、座谈交流等特色活动。活动紧密围绕两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专业班级在助力学生成长中作用发挥”与“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的路径”,引导班团骨干深入剖析班级建设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旨在激发其创新思维,积极探寻并实践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班级的全面发展与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队长、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刘英凯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我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等革命旧址,深刻领略到革命领袖们运筹帷幄,带领全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的传奇。身为一名青年班团骨干,我感受到我内心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更加强烈了,我相信延安精神一定会引领着我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学生干部!
实践队员、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惠天一说,在延安红色之旅中,我作为一名班团骨干,深入体会革命精神,提升了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次实践不仅增强了我的责任感,也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让我更加坚定地以红色精神引领团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实践队员、2023级信息工程专业许乐泉说,参加此次“班团骨干红色主题社会实践”,通过深入革命圣地与历史遗迹,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探索与文化寻根之旅,我从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中汲取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同时也锻造了我作为班团骨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我深刻领悟“西电精神”与“红色精神”的精髓,为我的个人成长和班团工作铺设坚实的基石,激励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挺膺担当,勇毅前行。
实践队员、2023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苏良睿说,在这次红色之旅中,我们参观了众多先辈故居,也在众多的活动组织中切身体会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要脚踏实地的办事,对自己肩上的担子负责,与此同时,我们作为学生骨干,也进一步的提升了自己的处理问题,组织团队的能力,更加愿意去主动为团队做奉献,去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好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