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范雪琦)为深入落实学校“三个年”建设,推动开拓融合工作,促进校企合作,7月23日—25日,学院党委书记朱伟、执行院长刘彦明一行赴上海市走访交流,先后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804研究所开展访企拓岗、人才合作,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学生一起参观科研生产一线。副院长石磊,实验中心孙文方副教授、韩高副教授,学院相关师生分别参加有关活动。

7月23日下午,学院一行走访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与副院长尹增山、北斗三号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周素华等交流座谈。尹增山向空间学院师生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他表示,当前我国卫星事业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希望空间学院和西电能有更多毕业生投身航天,选择加入研究院,逐步成长为未来的卫星型号总师,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朱伟介绍了此次来访的人员和目的,他表示,研究院作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应用卫星领域的方面军,覆盖了导航、通信、遥感、科学实验等各个领域,为我国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和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卫星创新院青年彰显出的“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上光荣”精神更是令人动容,激励着广大青年航天科技人才勇担科技报国使命。希望双方未来在航天思政育人、学生联合培养、实习就业、微小卫星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卫星研究院通信卫星总体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张亮就研究院人才培养情况做介绍。导航卫星总体研究所副所长李绍前、遥感卫星总体研究所副所长郑珍珍、科学卫星总体研究所副所长陈雯、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孙思月等向学院师生详细介绍了所里的研究方向及成果。空间学院孙文方副教授介绍了学院围绕微小卫星开展“全链条”学生创新实践的情况。他讲到,此次走访参观研究院生产研制一线,处处都能感受到“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感到十分动容。双方围绕学生就业和读研深造、微小卫星研究等展开交流座谈。

会前,在研究院团委书记米鹏的引导下,学院师生参观了研究院展厅,全面了解了航天发展历程和研究院研制发射的系列卫星。随后,大家进入卫星研制厂房,深入了解主结构安装工位、单机安装工位、卫星电测试工位等生产研制一线。期间,学院一行还和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张元皓、罗轶萌等青年人才进行了交流,介绍了学校人才“回归工程”。

7月24日上午,学院一行来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所党委书记周徐斌会前接见了学院一行,副所长赵艳彬、于迎军总师、人事处和发展处的相关领导参加交流活动。座谈交流会上,赵艳彬对学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指出,两家单位的友谊源远流长,合作已久,希望继续深化合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刘彦明介绍了学校、学院情况及校企联聘人才计划。他表示,在科技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双方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希望能以此次座谈为契机,继续深化学院与研究所的双向沟通联系,促成人才联聘共用,推动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随后,双方就推进校企联聘人才计划、工程博士培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7月24日下午,学院一行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〇四研究所走访,与副所长陆文斌、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侯振兴,以及在所青年校友代表座谈交流。
陆文斌向母校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回顾了自己在西电的求学时光,他表示,一个人想要从日常的工作中获得长久的价值和快乐,取决于是否有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强烈意志和执着追求,只有当个人追求符合国家利益,才能产生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航天是非常艰辛但又是非常幸福的行业和事业,希望更多学弟学妹能够选择加入中国航天事业,用勇于试错、敢于成功的奋斗精神,续写社会美誉度极高的“西电现象”,让母校成为我们西电人心中的骄傲。

朱伟向陆文斌副所长和各位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校友们关心支持母校发展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以陆文斌学长为榜样,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韧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投身航天,建功立业。
刘彦明介绍了航天行业校友会的组织架构和发展情况,并向各位校友加入航天行业校友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发出了诚挚邀请。石磊介绍了学院科研情况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情况,希望双方能够在科研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上有进一步合作。
座谈会上,与会校友代表深情回顾了在母校学习的美好记忆,为母校事业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并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工作后的成长感悟。会场充满了浓浓的母校情结,大家围绕母校发展、航天行业校友会建设、学生实习就业、上海工作生活情况等展开亲切交流。
在沪期间,学院一行还赴华京大厦与上海校友会会长李炎进行了交流,双方就产学研合作、空天信息产业大会等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