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工作动态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小我融入大我|微院滴水爱心站开展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时间:2023-05-22 14:29:38来源:微电子学院点击: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新宇 杜永志)课桌、椅子、立式白板,还有耐心细致的小老师……这是学生们在学校上课吗?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滴水爱心站联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帮助孩子们出院后顺利回归原有的校园学习生活,而开设的“乐学园”小课堂。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怎样充分利用大学生课余时间在志愿服务中,恰好学校距离国际医学中心挺近,所以我们就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科,组织参与了‘星星点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滴水爱心站负责人刘新宇谈到。

滴水爱心站“星星点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自2023年3月启动,累计组织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10余次实践。每周末,招募学习成绩优秀、有家教经验、有教育专业或社工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小老师”,给孩子们辅导文化课,传授艺术兴趣课。每次招募的志愿者“小老师”都要经过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医生严格的培训,掌握了与孩子们接触、交流技巧后方可上岗。课程开始前,医生与“小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共同商议课程计划;上课过程中,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参与督导,及时解决课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后,医生与“小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和总结,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适应校园学习生活。

起初,年龄差距带来的交流代沟、对心理健康的误解与担心,似乎成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心中的“拦路虎”。

“在给这些同学上课之前,我很紧张,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情况。”闫沫含同学参加活动后还记得自己当时的紧张焦虑,“我尽可能把课备的更生动有趣,希望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很乖巧的坐在那里,眼睛望向我,积极与我互动。一节课上完,大家仿佛还意犹未尽。原来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渴望求知的孩子。”

杨碧葳同学多次参加志愿活动,为孩子们准备了有趣的手工课。“课间,我提到自己喜欢书画,一个文静的女生,把满满一箱工具摆好,羞涩地邀请我给她留一副字,我欣然接受,我想这是值得我永远记住的一副字。我的力量微乎其微,想尽力做一些事,也许只是一副鲜花做的扇面,或是一副鼓励的书法,孩子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大的温暖,在这种双向治愈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希望孩子们渡过难关。”

张文源同学在给小朋友们教书法的时候这么说:“我拿着一本行楷字帖向小朋友们讲解汉字的横竖撇捺,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我能感受到他们写字的时候太焦急了,慢慢的帮助他们放松,慢慢的写。很多事情并不是越急越好,必须要慢下来——哪怕家长急了、社会急了,自己也一定要稳住,定能生静,静能生慧。祝愿小朋友们在回归校园生活后能保持一颗静心。”

“‘星星点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本学期一直在持续开展,同学积极参与,也收获良多,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帮助孩子们康复、成长,也提升了自我的情感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滴水爱心站负责人王文龙说。

上一条:健康讲堂|丁香书院开展《急救常识早知道》生活常见紧急伤病处理培训
下一条:微电子学院团委开展“小我融入大我”主题实践系列活动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小我融入大我|微院滴水爱心站开展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22 14:29:38来源:微电子学院点击:我要评论: 0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新宇 杜永志)课桌、椅子、立式白板,还有耐心细致的小老师……这是学生们在学校上课吗?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滴水爱心站联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帮助孩子们出院后顺利回归原有的校园学习生活,而开设的“乐学园”小课堂。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怎样充分利用大学生课余时间在志愿服务中,恰好学校距离国际医学中心挺近,所以我们就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科,组织参与了‘星星点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滴水爱心站负责人刘新宇谈到。

滴水爱心站“星星点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自2023年3月启动,累计组织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10余次实践。每周末,招募学习成绩优秀、有家教经验、有教育专业或社工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小老师”,给孩子们辅导文化课,传授艺术兴趣课。每次招募的志愿者“小老师”都要经过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医生严格的培训,掌握了与孩子们接触、交流技巧后方可上岗。课程开始前,医生与“小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共同商议课程计划;上课过程中,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参与督导,及时解决课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后,医生与“小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和总结,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适应校园学习生活。

起初,年龄差距带来的交流代沟、对心理健康的误解与担心,似乎成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心中的“拦路虎”。

“在给这些同学上课之前,我很紧张,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情况。”闫沫含同学参加活动后还记得自己当时的紧张焦虑,“我尽可能把课备的更生动有趣,希望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很乖巧的坐在那里,眼睛望向我,积极与我互动。一节课上完,大家仿佛还意犹未尽。原来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渴望求知的孩子。”

杨碧葳同学多次参加志愿活动,为孩子们准备了有趣的手工课。“课间,我提到自己喜欢书画,一个文静的女生,把满满一箱工具摆好,羞涩地邀请我给她留一副字,我欣然接受,我想这是值得我永远记住的一副字。我的力量微乎其微,想尽力做一些事,也许只是一副鲜花做的扇面,或是一副鼓励的书法,孩子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大的温暖,在这种双向治愈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希望孩子们渡过难关。”

张文源同学在给小朋友们教书法的时候这么说:“我拿着一本行楷字帖向小朋友们讲解汉字的横竖撇捺,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我能感受到他们写字的时候太焦急了,慢慢的帮助他们放松,慢慢的写。很多事情并不是越急越好,必须要慢下来——哪怕家长急了、社会急了,自己也一定要稳住,定能生静,静能生慧。祝愿小朋友们在回归校园生活后能保持一颗静心。”

“‘星星点灯’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本学期一直在持续开展,同学积极参与,也收获良多,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帮助孩子们康复、成长,也提升了自我的情感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滴水爱心站负责人王文龙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