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翟良锴 张晋新)为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国际素养和全球胜任力,2025 年学校国际创新实践周期间,空间学院张晋新副教授邀请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 Wojtek Hajdas 教授来访,为本科生开设为期两周的全英文课程《空间天气学与现代电子器件应用导论》。

6月27日下午,WojtekHajdas教授以“PSI的第四代太空辐射环境监测器”为题作报告。他系统介绍了该机构在太空辐射探测领域的关键技术与设备演进。报告聚焦太空辐射环境特性及其引发的单粒子效应(可能导致航天器电子系统故障)风险,并阐述了防辐射设施设计的重要性。他重点展示了PSI研发的四代粒子监测器,这些设备已应用于空间站、木星探测任务等关键航天项目,为宇航员安全与航天器可靠性提供实时辐射数据。

“空间天气学与现代电子器件应用导论”面向电子信息与空间科学专业本科生及未来航天从业者,聚焦空间天气(如太阳风暴)对航天器和人类基础设施的重大威胁,针对当前观测数据不足的核心问题,系统讲授空间天气学基础知识。课程涵盖粒子辐射原理、空间天气机制及太阳物理基础,解析辐射探测技术、信号处理电子学与新型传感器应用,并深入探讨器件辐射损伤、风险评估及人工智能预测方法。通过融合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前沿内容,培养学生对空间环境的科学认知,激发科研探索动力,为航天事业培养具备风险预警与应对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十名钱学森班2024级本科生、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本年度课程围绕学校创新实践周主题,增加了商业航天创新创业的相关实例介绍,并将航天商用和航天科学有机结合。课程设计进一步优化,内容更贴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增加了翻转课堂和专题讨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