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鸿儒讲堂丨曹则贤畅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时间:2023-06-01 09:08:43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物理学院点击: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向涛 高宇星)“几十年前,钱学森、邓稼先那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们‘勒紧裤带’研制出了‘两弹一星’,让我们的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同学们在新时代不用‘勒紧裤带’,但要不断践行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夯实我国的科技基础,努力去建设一个知识型、智慧型的先进国家。”曹则贤寄语西电研究生,希望研究生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6日下午,物理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曹则贤做客“鸿儒讲堂”,以“科学与艺术的合奏”为主题,在北校区文化活动中心大礼堂为师生作报告,引导广大研究生赓续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践行科技报国使命。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物理学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和800余名研究生参加,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黄军荣主持。

_DSC6969.jpg

报告会上,曹则贤以惠更斯、洛伦兹、塞曼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物理学家为例,介绍了在荷兰莱顿小镇上诞生的物理学传奇及其背后的故事,让在座师生既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也明白了浓厚的科学氛围及底蕴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随后,他还展示了艺术家埃舍尔将科学知识融入艺术创作所产生的优秀成果,讲述了科学与艺术在想象力、探索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共性。曹则贤谈到,荷兰的科学和艺术有着深厚的底蕴,一大批惠更斯、洛伦兹这样的科学家奠定了它深厚的科学基础,梵高、维梅尔这样的艺术家为荷兰带来了艺术家独有的创新创造的“使命感”,基于这样的基础,才造就了荷兰今天在光刻机领域的领先。荷兰的经验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卡脖子技术的突破,需要同学们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打牢基础,以基础学科的突破引领技术的发展。“以前我们的科技在追、在模仿,现在需要大家在自己的领域走到科学前沿、引领世界发展。”

曹则贤在交流环节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之前我们很多时候对科学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弥补短板、提升自己呢?”曹则贤欣慰地回答道,“同学们能意识到问题,已经是一大进步了,后面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脚踏实地认真做好当前的科研;二是保持疑问坚持求解,你的疑问不一定立刻能找到答案,但你要靠自己的努力寻找它。”“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科技与文明不会凭空出现,怎样把握当今时代的机会?”,面对同学们的疑问,曹则贤谈到,“世界的文明发展是由局域向联通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的科学、顺应世界的科技发展潮流,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中国,让更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4.jpg

伴随着现场雷动的掌声,报告会圆满结束。黄军荣代表师生对曹则贤老师的精彩报告予以感谢,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曹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合奏的震撼,生动诠释了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学科研究对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西电研究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锻造科研能力、提升实践技能,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西电智慧,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5.jpg

报告人简介:

曹则贤,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7年在德国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至美无相》《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惊艳一击:数理史上的绝妙证明》《磅礴为一:通才型学者的风范》《量子力学-少年版》《相对论-少年版》《云端脚下:从一元二次方程到规范场论》《军事物理学》《哲人思》《黑体辐射》等书。曾受邀参加央视撒贝宁主持的《加油!向未来》、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等节目。2019年-2022年开办过跨年科学演讲,同时不定期开设“曹老师的明星物理课堂”,拥有500多万粉丝。

上一条:【学在西电】西电健美队在中国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中获佳绩
下一条:【开放西电】国际博物馆日|秦始皇兵马俑马来西亚专场直播活动举办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鸿儒讲堂丨曹则贤畅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3-06-01 09:08:43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物理学院点击:我要评论: 0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向涛 高宇星)“几十年前,钱学森、邓稼先那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们‘勒紧裤带’研制出了‘两弹一星’,让我们的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同学们在新时代不用‘勒紧裤带’,但要不断践行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夯实我国的科技基础,努力去建设一个知识型、智慧型的先进国家。”曹则贤寄语西电研究生,希望研究生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6日下午,物理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曹则贤做客“鸿儒讲堂”,以“科学与艺术的合奏”为主题,在北校区文化活动中心大礼堂为师生作报告,引导广大研究生赓续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践行科技报国使命。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物理学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和800余名研究生参加,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黄军荣主持。

_DSC6969.jpg

报告会上,曹则贤以惠更斯、洛伦兹、塞曼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物理学家为例,介绍了在荷兰莱顿小镇上诞生的物理学传奇及其背后的故事,让在座师生既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也明白了浓厚的科学氛围及底蕴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随后,他还展示了艺术家埃舍尔将科学知识融入艺术创作所产生的优秀成果,讲述了科学与艺术在想象力、探索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共性。曹则贤谈到,荷兰的科学和艺术有着深厚的底蕴,一大批惠更斯、洛伦兹这样的科学家奠定了它深厚的科学基础,梵高、维梅尔这样的艺术家为荷兰带来了艺术家独有的创新创造的“使命感”,基于这样的基础,才造就了荷兰今天在光刻机领域的领先。荷兰的经验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卡脖子技术的突破,需要同学们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打牢基础,以基础学科的突破引领技术的发展。“以前我们的科技在追、在模仿,现在需要大家在自己的领域走到科学前沿、引领世界发展。”

曹则贤在交流环节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之前我们很多时候对科学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弥补短板、提升自己呢?”曹则贤欣慰地回答道,“同学们能意识到问题,已经是一大进步了,后面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脚踏实地认真做好当前的科研;二是保持疑问坚持求解,你的疑问不一定立刻能找到答案,但你要靠自己的努力寻找它。”“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科技与文明不会凭空出现,怎样把握当今时代的机会?”,面对同学们的疑问,曹则贤谈到,“世界的文明发展是由局域向联通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的科学、顺应世界的科技发展潮流,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中国,让更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4.jpg

伴随着现场雷动的掌声,报告会圆满结束。黄军荣代表师生对曹则贤老师的精彩报告予以感谢,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曹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合奏的震撼,生动诠释了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学科研究对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西电研究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锻造科研能力、提升实践技能,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西电智慧,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5.jpg

报告人简介:

曹则贤,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7年在德国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至美无相》《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惊艳一击:数理史上的绝妙证明》《磅礴为一:通才型学者的风范》《量子力学-少年版》《相对论-少年版》《云端脚下:从一元二次方程到规范场论》《军事物理学》《哲人思》《黑体辐射》等书。曾受邀参加央视撒贝宁主持的《加油!向未来》、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等节目。2019年-2022年开办过跨年科学演讲,同时不定期开设“曹老师的明星物理课堂”,拥有500多万粉丝。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