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记忆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西电往事】刘嘉相:延安时期的军委通校
时间:2015-05-22 15:01:58来源:西电往事工作组点击:

编者按: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挖掘西电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处、档案馆、图书馆、人文学院、校友总会等单位联合,主要面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推出“讲述西电故事、留存西电记忆、传承西电精神、弘扬西电文化”等征文、访谈等活动。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往事”栏目,对征文、访谈的内容进行选登,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受访者)本人的观点。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可发送邮件至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6。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之情,我们将陆续对抗战老战士进行访谈,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延安时期的军委通校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刘嘉相

刘嘉相简介:

刘嘉相,男,山东青州人,1929年12月出生,早年就读于天津国立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1951年1月,抗美援朝时期参军到我校。曾任学员、宣传干事、校刊编辑、校党委秘书、校党办主任等职,并编写校史多年。1990年1月退休。

一、长征结束、到达延安

1934年10月,军委通校(西电前身)开始长征,代号“红星大队”,共425人。历经千难万险,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合,学校跟随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到达瓦窑堡,与陕北红军、红25军无线电训练班合并,建立“军委通信学校”。

长征开始,军委通校有400多人,大部分学生在长征途中提前毕业,分配工作,最后到达延安的只有20余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走路都摇摇晃晃。到1936年冬,大家还穿着单衣,经过休整,学校开始教学工作。因长期在延安办学,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全国各解放区,均称之为“延安通校”。能到“延安通校”学习、进修,是极大的光荣。“军委通校”的名字渐渐被“延安通校”所取代。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延安通校旧址

二、电子一条川

军委通校到达延安后,曾在延安市及周边多地办学,后来军委三局决定把三局本部、通信材料厂、军委通校、新华广播电台等单位集中在裴庄、川口、盐店子、王皮湾的一条山沟里,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一条川。当时全延安都没有电,唯独这条沟里,所有单位都有电,有用水煤气做原料的汽车发电机,有用煤做原料的20千瓦的交流发电机。有15千瓦的蒸汽锅炉带动的发电机。

军委三局是党中央、红军的通信指挥机关。局长王诤,局部有各科室,人员很少,但很精干。局部有很多电台,称之为“分队”。他们昼夜与各解放区、根据地、各地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联系。向下传达命令,向中央汇报各地情况。还有些电台与各地地下党的潜伏电台联系,收集破译日军、汪伪军的电讯情报。毛泽东曾说:“没有你们,我们党中央在窑洞里就成了聋子、瞎子,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三、通信材料厂

通信材料厂,在延安赫赫有名,这里有很多回国留学生、大学生、上海来的技术工人,各类人才100多人。有车、钳、铣、鉋、铸、装配等各种工序。

特别是,中央用巨额,专门在香港采购电子器件,朱总司令多次利用公务的机会,将这些器材押送回材料厂。因为总司令坐的车,沿途国民党军警不敢检查。有一次周恩来亲自带车队由西安到延安,他的警卫员龙飞虎每到关卡,就立刻到车门上大喊“这是周恩来先生的车!”国民党军队就让路放行了。运来的材料,有手摇发电机,各类电子管、漆包线等。材料厂可以组装25瓦的功率电台,生产50瓦、100瓦发报机。后来又装大型发射机,用807电子管,第一级高用814电子管,强放用806电子管,整机高达1.5米,先后装了两部。

因为有电,爱国华侨送的X光透视机,放在这里。延安有几台大卡车,一台吉普车,出了毛病,也送到材料厂。前线的首长经常缴获日军的手表、照相机、望远镜,都有些伤残,也带回延安让王诤修理,他都能修旧如初。

四、军委通信学校(延安通校)

军委通校自建立以来至1948年,均未在社会上招生,都从军队内部选拔。学校长征到陕北后,学生很少,因为红军中能选到有文化的青年,十分困难。但自“七七事变”后,大批青年到达延安,中央举办了“抗大”、“女大”、“陕北公学”等学校,也有很多同志分配到通校,所以教师、学生从质量及数量上,均大为提高。

军委通校长征到陕北后,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吴光是广东潮阳人,大革命时在汕头参加共青团。19岁考入上海无线电学校,学习三年,理论基础较好,擅长无线收发报及维修技术。毕业后在汕头与南洋往返的商船上任电台台长,英文水平很好。1934年任陕北延长石油矿电台台长。1936年红军解放延长,他主动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产党。得知他的经历,军委任命他为通校校长,一直担任到1945年,后来他去了晋冀鲁豫军区任三局局长,兼军区通校校长。

他的发报技术精湛。他上发报课时,通校不少人放下工作站在窗外静听,据说像听钢琴家演奏一样悦耳动听。

红军到达陕北后,张学良的东北军,奉蒋介石之命,攻打红军,均告失败。后来张学良自驾飞机到“施肤”天主堂(后改为延安)与周恩来会晤,达成多项协议。张学良东北军退出延安后,1937年1月,我校随党中央、红军大学等单位,一起进驻延安。根据“周张协议”,中央派曾三带一小分队,二部电台,住进西安建国路“张学良公馆”。曾三从此离开学校。这部电台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前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校教师最多时,有60多人,因为抗战以后,很多大学毕业生到了延安,分配到学校工作。1937年有上海交大电机学毕业生孙俊人、罗沛霖、孙有余,东北大学毕业生张可曾,还有清华大学电机学毕业生钱文极、傅英豪、唐旦、周建南。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弟弟,陆亘一牛津大学留学后回到延安,参加抗日。吴泽光的弟弟吴元亮从南洋回到延安,教英语。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程明升及其夫人(日本籍)一同到延安。特别是南京中央大学的音乐教授谌亚选夫妇,不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而来到通校,一直工作到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当时校歌就是他们编写的。还有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的申铭鸿及其弟弟申仲义到通校任教。

这些教师不是同时在校,学校也不固定编制。他们在军委三局、材料厂、通校交替工作。材料厂装配大型电台,通校校长参加,学生去参观。材料厂为前线抢制电台,通校学生都参加。

1942年,因为通校教学水平提高,军委决定将通校升级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王诤兼校长,但是,“电讯工专”的名字,一直没有叫开,大家仍叫“延安通校”。

学校的办学方式是多样的,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循环教学等,战争时期的教学方法非常实用。例如1942年,军委从美军那里搞到20吨无线电器材。军委三局将这些电台视为珍宝。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抽调各大解放区的通信负责人及技术领导到通校学习。先由孙俊人讲解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王诤决定拿出10部电台,让参加学习的同学分组将其拆卸打开,以实物进行教学,然后再分组重新装好。毕业后,把这批先进电台带回各解放区,此后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五、通校的艰苦物质生活与充实的文化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还允许与延安地区的物资往来。不久,他们不准向延安运送物资,延安地区物资生活发生严重困难。从历史影像资料看,毛泽东同志做报告时,都穿带补丁的衣服。困难时,通校每年只发一套军衣,不发棉衣,只发一些补衣用布。秋天发一些羊毛,同学们纺成线,自己编织毛衣、毛袜子过冬。夏天,同学们做木板拖鞋、打草鞋,还有的同学干脆打赤脚。冬天自己上山伐木烧木炭取暖。1942年,边区扩大生产,种菜,开荒,到了冬天,学生大灶有时可以吃到肉了。

物资生活虽然困难,但精神生活十分丰富。打篮球是三局和通校的重要体育活动。王诤是体育健将,他是三局篮球队的中锋。三局的篮球队是1940年军委系统运动会上的冠军。通校的文娱活动十分活跃,走进校区,歌声不断。1939年三局在盐店子建了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大礼堂,经常演出小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周了山》《血泪仇》《黄河大合唱》等。

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党中央一直想建设口语广播,以宣传党的政策,及抗日的真实情况,揭发国民党的谎言。但缺少器材,未能实现。直到1940年,周恩来从苏联带回一部广播发射机,建立口语广播才提上日程。

关于设备安装,落到三局的材料厂及通校身上。地址设在盐店子附近。为了防止敌人轰炸,在一个石崖上挖出二个房间,一间装射机,一间供人居住,在石崖的对面是一个山坡,挖了几孔窑洞,四周用毛毡贴住,就是播音室。播音室有一长桌子,一个话筒,一本字典,一个旧手摇唱机,几张旧唱片。播音员有两位女同志,徐瑞璋和姚雯。当年各电台的播音规律是:先放开始曲,再报电台,代号,然后播送节目。在延安没有录制唱片,只好由播音员自己唱“兄妹开荒”中的前几句,“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唱……”。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供应。遇上延安发大水,通信员要游水过河,然后骑马送到盐店子王皮湾。

1940年开始试播,广播员先唱“兄妹开荒”,然后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广播……停止播送后,不到10分钟,各地电台反馈回信号:“声音清楚,音质较好”。也有说:“声音较弱,音质差”。通校负责广播的同志,立即升高天线,调整方向,经过多次试播,包括解放区在内的各地,均反映较好,于12月30日开始正式播音。初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3小时,周率为600个千周,后来改为三次,深夜一次,每次时间加长。

首先传开的是各解放区,“兄妹开荒”的歌先流行起来了。敌占区一些大学,有一天学生突然唱起“雄鸡,雄鸡……。”校领导查问,为什么都唱“雄鸡,雄鸡的,什么意思?”查问后,校领导也听起了新华广播。国民党地区的党、政、军领导,都偷偷听新华社广播,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播音中间要放一段音乐,怎么播呢?开始由播音员自己唱,后来由通校的合唱队挤在不到20平米的播音室内,现场表演“五月的鲜花”、“游击战之歌”、“大刀进行曲”、“延安颂”。后来把延安“鲁艺”的合唱队请来唱“黄河大合唱”,现场直播过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演这些节目时,就在播音室外小广场上播出。这些歌曲朗朗上口,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那里!……”这些唱段,就连不会唱歌的老乡、小媳妇也会唱上几句。

每逢在室外播音,材料厂、通校同志都去帮忙架线,装麦克风。时间长了,周围村子的老乡,早早过来观看,不少是骑驴来的,几只驴相见,难免“哦……”地大叫起来,这些声音也随之广播出去。当即不少解放区的电台来询问:“为什么电台还有驴叫声!”弄的播音台领导,哭笑不得!

1943年三八节播音时,发射管突然坏了,材料厂、通校,改装了一台100瓦发射机,暂时使用,但效果差了很多,直到1945年才正式恢复广播。

特别要提到的是,每周三会增加对侵华日军的广播,稿件由被俘日军组成的“反战同盟”提供。通校程明升的夫人是日本人,由她负责播音。有时也将前方战士缴获的日本军人家信,略加整理予以广播,这些对瓦解侵略军军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七、斯诺到延安通校

《西行漫记》的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过通校。他在书中写到:“我见一个14岁的少年,他曾在上海一家机器厂当学徒,他同三位同伴历经各种危险,到了西北,我见到他时,他是保安无线电学校的学生。我问他是否想念上海,他说不想,他在上海没有什么牵挂。”

斯诺所指的3人中的那个最小的,就是通校的学员柳仁甫,后来采访时,他说:“1936年,我们一行6人,由徐承志带领到达红军兵工基地——吴起镇。我和钱松甫等3人被王诤选定到通校学习。我们回到保安,见到斯诺,文中说是14岁,我们应是17岁”。

八、20吨无线通信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对日宣战,美军要派B25轰炸机轰炸华北、东北日军军事基地以及日本本土,因此迫切需要解放区提供气象资料。

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与三局谈判,达成的协议是:我军提供有经验的报务员,由美军培训气象知识。毕业后空运到华北、山东各地,每日两次向美军及三局提供气象情报。条件是,美军提供20吨通信器材给三局。后来,这20吨器材,有各种电子管及器材,美军先进的SCR-284、v101发报机,送到材料厂和通校,对我军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这批学生中,就有我校现在离休老干部葛仕民,他和王振海、吴有利3人在涉县建立气象通信台。有时也引导美机轰炸日军占领区,直至日本投降。

九、“顺风耳”最先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

抗战时期,在延安电台最多的单位一是军委三局,一是新华社。新华社因为工作需要,它要有很多电台,收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等的广播新闻。电台的总领班是李光绳,他是通校毕业,60年代在我校任科研处长。电台的报务员也大多是通校毕业生。

1945年8月8日凌晨2时,李光绳正在收听路透社播发的新闻,突然收到“Russian Declared War On Japan”(苏联对日宣战),李光绳把新华社翻译科的同志叫起来证实此消息,立即报告党中央。

日本投降前,已有很多小道消息了!但在日本投降前多日,一天晚上,新华社电台收听到美联社急促的播出:“Japan Surrender!”。报务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猜是“投降”。把李光绳叫来,也不能确定,马上把新华社翻译科的同志从梦中叫醒,他们一听,肯定日本投降了,立即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党中央。

党中央通知三局电台,立即通知各解放区:“接受日伪军投降,扩大根据地”。同时,由彭真、陈云、林彪等领导带领一批人员赴东北,接管广大东北地区。通校懂日、俄语的同志,如:程明升、段子俊、张可曾等,随乘苏联的飞机到东北。中央同时命令山东军区司令罗荣桓、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带领数万人,渡海去东北。各根据地的八路军、游击队,以及广大群众,接到命令,立即把敌人的炮楼包围起来,接受日伪军投降。

解放区的军民,欢呼雀跃,填壕沟、烧炮楼,一下子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解放区连成一片,人们畅行无阻。到这时都解放了!再也没有日伪军的岗哨了。

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不断发报,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待命”。同时他请求美国派飞机,军舰运送兵力。他们到达东北时,已经几个月之后了!

事后各解放区纷纷致电中央,称赞命令及时,实际上是通信保障,真是“千里眼,顺风耳”!

十、别了延安

日本投降后,内战开始,八年来一直围堵延安的胡宗南部队,开始准备向延安进攻。

通校不再招生,教师大多分配到各大军区工作,1947年,学校以“军委三局通信队”名义,随三局过黄河到了山西,又转到河北平山县,离西柏坡不远的西黄泥村驻下。1948年参加组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9年迁到河北张家口,1958年迁到西安。

军委通校自1935年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到1947年离开,在延安地区办学13年,这也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段历程,在今天日本投降70周年之际,回忆这段历史,别有一番滋味!

上一条:【西电往事】丁鹭飞:难忘的岁月
下一条:【西电往事】刘增基:一位科研战士的经历

【西电往事】刘嘉相:延安时期的军委通校
发布时间:2015-05-22 15:01:58来源:西电往事工作组点击:我要评论:

编者按: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挖掘西电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处、档案馆、图书馆、人文学院、校友总会等单位联合,主要面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推出“讲述西电故事、留存西电记忆、传承西电精神、弘扬西电文化”等征文、访谈等活动。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往事”栏目,对征文、访谈的内容进行选登,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受访者)本人的观点。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可发送邮件至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6。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之情,我们将陆续对抗战老战士进行访谈,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延安时期的军委通校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刘嘉相

刘嘉相简介:

刘嘉相,男,山东青州人,1929年12月出生,早年就读于天津国立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1951年1月,抗美援朝时期参军到我校。曾任学员、宣传干事、校刊编辑、校党委秘书、校党办主任等职,并编写校史多年。1990年1月退休。

一、长征结束、到达延安

1934年10月,军委通校(西电前身)开始长征,代号“红星大队”,共425人。历经千难万险,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合,学校跟随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到达瓦窑堡,与陕北红军、红25军无线电训练班合并,建立“军委通信学校”。

长征开始,军委通校有400多人,大部分学生在长征途中提前毕业,分配工作,最后到达延安的只有20余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走路都摇摇晃晃。到1936年冬,大家还穿着单衣,经过休整,学校开始教学工作。因长期在延安办学,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全国各解放区,均称之为“延安通校”。能到“延安通校”学习、进修,是极大的光荣。“军委通校”的名字渐渐被“延安通校”所取代。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延安通校旧址

二、电子一条川

军委通校到达延安后,曾在延安市及周边多地办学,后来军委三局决定把三局本部、通信材料厂、军委通校、新华广播电台等单位集中在裴庄、川口、盐店子、王皮湾的一条山沟里,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一条川。当时全延安都没有电,唯独这条沟里,所有单位都有电,有用水煤气做原料的汽车发电机,有用煤做原料的20千瓦的交流发电机。有15千瓦的蒸汽锅炉带动的发电机。

军委三局是党中央、红军的通信指挥机关。局长王诤,局部有各科室,人员很少,但很精干。局部有很多电台,称之为“分队”。他们昼夜与各解放区、根据地、各地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联系。向下传达命令,向中央汇报各地情况。还有些电台与各地地下党的潜伏电台联系,收集破译日军、汪伪军的电讯情报。毛泽东曾说:“没有你们,我们党中央在窑洞里就成了聋子、瞎子,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三、通信材料厂

通信材料厂,在延安赫赫有名,这里有很多回国留学生、大学生、上海来的技术工人,各类人才100多人。有车、钳、铣、鉋、铸、装配等各种工序。

特别是,中央用巨额,专门在香港采购电子器件,朱总司令多次利用公务的机会,将这些器材押送回材料厂。因为总司令坐的车,沿途国民党军警不敢检查。有一次周恩来亲自带车队由西安到延安,他的警卫员龙飞虎每到关卡,就立刻到车门上大喊“这是周恩来先生的车!”国民党军队就让路放行了。运来的材料,有手摇发电机,各类电子管、漆包线等。材料厂可以组装25瓦的功率电台,生产50瓦、100瓦发报机。后来又装大型发射机,用807电子管,第一级高用814电子管,强放用806电子管,整机高达1.5米,先后装了两部。

因为有电,爱国华侨送的X光透视机,放在这里。延安有几台大卡车,一台吉普车,出了毛病,也送到材料厂。前线的首长经常缴获日军的手表、照相机、望远镜,都有些伤残,也带回延安让王诤修理,他都能修旧如初。

四、军委通信学校(延安通校)

军委通校自建立以来至1948年,均未在社会上招生,都从军队内部选拔。学校长征到陕北后,学生很少,因为红军中能选到有文化的青年,十分困难。但自“七七事变”后,大批青年到达延安,中央举办了“抗大”、“女大”、“陕北公学”等学校,也有很多同志分配到通校,所以教师、学生从质量及数量上,均大为提高。

军委通校长征到陕北后,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吴光是广东潮阳人,大革命时在汕头参加共青团。19岁考入上海无线电学校,学习三年,理论基础较好,擅长无线收发报及维修技术。毕业后在汕头与南洋往返的商船上任电台台长,英文水平很好。1934年任陕北延长石油矿电台台长。1936年红军解放延长,他主动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产党。得知他的经历,军委任命他为通校校长,一直担任到1945年,后来他去了晋冀鲁豫军区任三局局长,兼军区通校校长。

他的发报技术精湛。他上发报课时,通校不少人放下工作站在窗外静听,据说像听钢琴家演奏一样悦耳动听。

红军到达陕北后,张学良的东北军,奉蒋介石之命,攻打红军,均告失败。后来张学良自驾飞机到“施肤”天主堂(后改为延安)与周恩来会晤,达成多项协议。张学良东北军退出延安后,1937年1月,我校随党中央、红军大学等单位,一起进驻延安。根据“周张协议”,中央派曾三带一小分队,二部电台,住进西安建国路“张学良公馆”。曾三从此离开学校。这部电台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前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校教师最多时,有60多人,因为抗战以后,很多大学毕业生到了延安,分配到学校工作。1937年有上海交大电机学毕业生孙俊人、罗沛霖、孙有余,东北大学毕业生张可曾,还有清华大学电机学毕业生钱文极、傅英豪、唐旦、周建南。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弟弟,陆亘一牛津大学留学后回到延安,参加抗日。吴泽光的弟弟吴元亮从南洋回到延安,教英语。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程明升及其夫人(日本籍)一同到延安。特别是南京中央大学的音乐教授谌亚选夫妇,不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而来到通校,一直工作到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当时校歌就是他们编写的。还有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的申铭鸿及其弟弟申仲义到通校任教。

这些教师不是同时在校,学校也不固定编制。他们在军委三局、材料厂、通校交替工作。材料厂装配大型电台,通校校长参加,学生去参观。材料厂为前线抢制电台,通校学生都参加。

1942年,因为通校教学水平提高,军委决定将通校升级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王诤兼校长,但是,“电讯工专”的名字,一直没有叫开,大家仍叫“延安通校”。

学校的办学方式是多样的,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循环教学等,战争时期的教学方法非常实用。例如1942年,军委从美军那里搞到20吨无线电器材。军委三局将这些电台视为珍宝。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抽调各大解放区的通信负责人及技术领导到通校学习。先由孙俊人讲解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王诤决定拿出10部电台,让参加学习的同学分组将其拆卸打开,以实物进行教学,然后再分组重新装好。毕业后,把这批先进电台带回各解放区,此后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五、通校的艰苦物质生活与充实的文化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还允许与延安地区的物资往来。不久,他们不准向延安运送物资,延安地区物资生活发生严重困难。从历史影像资料看,毛泽东同志做报告时,都穿带补丁的衣服。困难时,通校每年只发一套军衣,不发棉衣,只发一些补衣用布。秋天发一些羊毛,同学们纺成线,自己编织毛衣、毛袜子过冬。夏天,同学们做木板拖鞋、打草鞋,还有的同学干脆打赤脚。冬天自己上山伐木烧木炭取暖。1942年,边区扩大生产,种菜,开荒,到了冬天,学生大灶有时可以吃到肉了。

物资生活虽然困难,但精神生活十分丰富。打篮球是三局和通校的重要体育活动。王诤是体育健将,他是三局篮球队的中锋。三局的篮球队是1940年军委系统运动会上的冠军。通校的文娱活动十分活跃,走进校区,歌声不断。1939年三局在盐店子建了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大礼堂,经常演出小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周了山》《血泪仇》《黄河大合唱》等。

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党中央一直想建设口语广播,以宣传党的政策,及抗日的真实情况,揭发国民党的谎言。但缺少器材,未能实现。直到1940年,周恩来从苏联带回一部广播发射机,建立口语广播才提上日程。

关于设备安装,落到三局的材料厂及通校身上。地址设在盐店子附近。为了防止敌人轰炸,在一个石崖上挖出二个房间,一间装射机,一间供人居住,在石崖的对面是一个山坡,挖了几孔窑洞,四周用毛毡贴住,就是播音室。播音室有一长桌子,一个话筒,一本字典,一个旧手摇唱机,几张旧唱片。播音员有两位女同志,徐瑞璋和姚雯。当年各电台的播音规律是:先放开始曲,再报电台,代号,然后播送节目。在延安没有录制唱片,只好由播音员自己唱“兄妹开荒”中的前几句,“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唱……”。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供应。遇上延安发大水,通信员要游水过河,然后骑马送到盐店子王皮湾。

1940年开始试播,广播员先唱“兄妹开荒”,然后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广播……停止播送后,不到10分钟,各地电台反馈回信号:“声音清楚,音质较好”。也有说:“声音较弱,音质差”。通校负责广播的同志,立即升高天线,调整方向,经过多次试播,包括解放区在内的各地,均反映较好,于12月30日开始正式播音。初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3小时,周率为600个千周,后来改为三次,深夜一次,每次时间加长。

首先传开的是各解放区,“兄妹开荒”的歌先流行起来了。敌占区一些大学,有一天学生突然唱起“雄鸡,雄鸡……。”校领导查问,为什么都唱“雄鸡,雄鸡的,什么意思?”查问后,校领导也听起了新华广播。国民党地区的党、政、军领导,都偷偷听新华社广播,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播音中间要放一段音乐,怎么播呢?开始由播音员自己唱,后来由通校的合唱队挤在不到20平米的播音室内,现场表演“五月的鲜花”、“游击战之歌”、“大刀进行曲”、“延安颂”。后来把延安“鲁艺”的合唱队请来唱“黄河大合唱”,现场直播过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演这些节目时,就在播音室外小广场上播出。这些歌曲朗朗上口,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那里!……”这些唱段,就连不会唱歌的老乡、小媳妇也会唱上几句。

每逢在室外播音,材料厂、通校同志都去帮忙架线,装麦克风。时间长了,周围村子的老乡,早早过来观看,不少是骑驴来的,几只驴相见,难免“哦……”地大叫起来,这些声音也随之广播出去。当即不少解放区的电台来询问:“为什么电台还有驴叫声!”弄的播音台领导,哭笑不得!

1943年三八节播音时,发射管突然坏了,材料厂、通校,改装了一台100瓦发射机,暂时使用,但效果差了很多,直到1945年才正式恢复广播。

特别要提到的是,每周三会增加对侵华日军的广播,稿件由被俘日军组成的“反战同盟”提供。通校程明升的夫人是日本人,由她负责播音。有时也将前方战士缴获的日本军人家信,略加整理予以广播,这些对瓦解侵略军军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七、斯诺到延安通校

《西行漫记》的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过通校。他在书中写到:“我见一个14岁的少年,他曾在上海一家机器厂当学徒,他同三位同伴历经各种危险,到了西北,我见到他时,他是保安无线电学校的学生。我问他是否想念上海,他说不想,他在上海没有什么牵挂。”

斯诺所指的3人中的那个最小的,就是通校的学员柳仁甫,后来采访时,他说:“1936年,我们一行6人,由徐承志带领到达红军兵工基地——吴起镇。我和钱松甫等3人被王诤选定到通校学习。我们回到保安,见到斯诺,文中说是14岁,我们应是17岁”。

八、20吨无线通信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对日宣战,美军要派B25轰炸机轰炸华北、东北日军军事基地以及日本本土,因此迫切需要解放区提供气象资料。

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与三局谈判,达成的协议是:我军提供有经验的报务员,由美军培训气象知识。毕业后空运到华北、山东各地,每日两次向美军及三局提供气象情报。条件是,美军提供20吨通信器材给三局。后来,这20吨器材,有各种电子管及器材,美军先进的SCR-284、v101发报机,送到材料厂和通校,对我军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这批学生中,就有我校现在离休老干部葛仕民,他和王振海、吴有利3人在涉县建立气象通信台。有时也引导美机轰炸日军占领区,直至日本投降。

九、“顺风耳”最先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

抗战时期,在延安电台最多的单位一是军委三局,一是新华社。新华社因为工作需要,它要有很多电台,收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等的广播新闻。电台的总领班是李光绳,他是通校毕业,60年代在我校任科研处长。电台的报务员也大多是通校毕业生。

1945年8月8日凌晨2时,李光绳正在收听路透社播发的新闻,突然收到“Russian Declared War On Japan”(苏联对日宣战),李光绳把新华社翻译科的同志叫起来证实此消息,立即报告党中央。

日本投降前,已有很多小道消息了!但在日本投降前多日,一天晚上,新华社电台收听到美联社急促的播出:“Japan Surrender!”。报务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猜是“投降”。把李光绳叫来,也不能确定,马上把新华社翻译科的同志从梦中叫醒,他们一听,肯定日本投降了,立即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党中央。

党中央通知三局电台,立即通知各解放区:“接受日伪军投降,扩大根据地”。同时,由彭真、陈云、林彪等领导带领一批人员赴东北,接管广大东北地区。通校懂日、俄语的同志,如:程明升、段子俊、张可曾等,随乘苏联的飞机到东北。中央同时命令山东军区司令罗荣桓、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带领数万人,渡海去东北。各根据地的八路军、游击队,以及广大群众,接到命令,立即把敌人的炮楼包围起来,接受日伪军投降。

解放区的军民,欢呼雀跃,填壕沟、烧炮楼,一下子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解放区连成一片,人们畅行无阻。到这时都解放了!再也没有日伪军的岗哨了。

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不断发报,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待命”。同时他请求美国派飞机,军舰运送兵力。他们到达东北时,已经几个月之后了!

事后各解放区纷纷致电中央,称赞命令及时,实际上是通信保障,真是“千里眼,顺风耳”!

十、别了延安

日本投降后,内战开始,八年来一直围堵延安的胡宗南部队,开始准备向延安进攻。

通校不再招生,教师大多分配到各大军区工作,1947年,学校以“军委三局通信队”名义,随三局过黄河到了山西,又转到河北平山县,离西柏坡不远的西黄泥村驻下。1948年参加组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9年迁到河北张家口,1958年迁到西安。

军委通校自1935年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到1947年离开,在延安地区办学13年,这也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段历程,在今天日本投降70周年之际,回忆这段历史,别有一番滋味!

责任编辑:李直
本月热点